在不義基督教選委選舉分別為聖

0
992

公義、不公義,這個世界上有千百樣解釋。

但踏在成聖的途中的信徒,理應要跟隨上帝的解釋。

公義,就我以言,是上帝的屬性,因為上帝就是公義的。而且上帝的公義不是『單看』人行為,也是察驗人心腸肺腑。(詩篇7:9)

PS:不是單看喔。弟兄姊妹,你的信心若是沒有行為就是死的了。(雅各書2:14)

因此,當談論到關於基督教特首選委選舉是否不公義,我則會將重點放在,選委選舉是否合乎上帝的心意。

基督教界近來有眾多討論這個議題的文章、評論,但就我以言,我的看法只根據一個概念——『分別為聖』。

然而,下一個討論的主題是,特首選舉這回事,是不潔麼?

特首選舉、小圈子選舉,由1200個權貴去選出700多萬人領袖,而且該領袖甚至不必向其治下的人民負責,此事本就不義,俗若信徒與不義的制度『同行』,甚至參與其中,就仿佛以色列人摸了、吃了不潔的物,非但沒有改變不潔的食物,反而讓其在自己體內腐壞,亦招人話柄,失掉見證。

說得太空泛了吧?讓我具體地引用詩篇對不公義的描述:

你們審判不秉公義,

抬舉惡人的臉面,要到幾時呢?

當為貧寒的人和孤兒伸冤,

為困苦和窮乏的人施行公義。

當保護貧寒和貧窮的人,

救他們脫離惡人的手。詩(82:2-4)

神的公義,就是要為弱勢的人伸冤,甚至不惜『落惡人面』,都要保護貧寒貧窮的人。

好了,現在香港有貧寒的人嗎?如果你說沒有,可以不用再閱讀這篇文章下去,因為我相信,大家已經活於兩個平行時空當中。如果你也同意,香港存在這些有需要的人,不妨想想,導致香港的孤兒寡婦生活如此貧苦是誰、是什麼?

香港福利制度的一筆過撥款,令到本為『北斗星』的社福界從業員,淪為『跑數』、做文件奔波的Paper Worker,年年有人遊行、撰文向政府反映。然而政府方面的回應彷彿石沉大海,社會福利署無需就其服務範圍內的團體作出回應,為何?制度。

香港的『填鴨式』教育制度,長期為人垢病。教育局長面對數十名學生自殺,不作有意義的回應,甚至將責任推卸在師生身上。看到這裡,你大可以將責任歸咎於教育局長,但不要忘記,為什麼此等殺人罪犯不需負上任何責任,甚至引咎辭職也不用?制度。

香港的跨代貧窮、青年人缺乏向上流的機會等等,說了十多年也未曾解決。近期的更有『港視被拒因一人,亞視拖糧到永恆』、『泥頭傾倒無人收,義民欲收枉作偷』種種荒謬的不義之事不能盡數,為何?制度!

那麼,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的基督徒,還要參與在這種殺人的制度與之同流合污,沾染其不潔麼?

而妄想在不義的制度內實踐神的公義,行神的道?少年你太年輕了。而且基督徒入世都從來是為了救『人』脫離罪惡,而不是拯救罪惡本身。

坦白說,即使選出十個以聖經為本的選委,想必都不能改變,未信者對基督教界的看法,更不要妄想令整個社會變得更公義。

當然,聖靈感動去行動是另一回事(頭盔),但總不會與聖經的教導相違。

作個小補充,有人指出,放棄10席會換來10個親建制的選委,反倒令制度更不公義。這種半杯水的哲學我不懂回應,但我只知道,無論10個還是1000個基督教選委,都不影響神的公義彰顯於地上。為教會中人所認識的馬丁路德和馬丁路德金,又豈有半個議席呢?但是他們跟隨神的心意,偏偏完成了震盪整個社會的大事。

窮苦人屢屢受迫害,公義彷彿消失於此地,但我堅信,只要有一群放下自己私慾,願意跟從耶穌的人,香港就得以改變。願我們以撒迦利亞書46節共勉:「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