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音樂機構「音樂2000」(下稱M2K)向基督教學校發信,聲稱「版權條例更新」,要求校方在早會、堂上或團契小組時段使用其詩歌時,繳付版權費。法政匯思吳宗鑾大律師直指M2K說法誤導,皆因事實上,「版權條例」今年被拉倒,根本沒有所謂「更新」,而教育機構一直是獲得豁免,毋須繳付任何版權費的。
我們的同工連日努力調查M2K事件,除了找來大律師戳破謊言,找出M2K信件原文,還揭發出「自籌八成薪金」事件等(詳情請留意明晚9時播出的「門徒公義」節目) ,至於該機構之前被爆拖欠創作人薪酬、捲入性騷擾疑雲等,不詳述,反正網上巳經有人對M2K口誅筆伐了(有朋友便在我們專頁留言,引述消息人士指,歌手除了冇酬勞外,仲要夾錢買外賣)。
過去幾年,這機構儘管爆出如此多令人嘩然的事件,然而,筆者從其facebook專頁發現,這機構的義工招募,仍然得到信徒響應加入,其聚會活動也有信徒出席,也得到教內外機構邀請表演。一個醜聞纏身的機構,仍然得到不少信徒支持,經營迄今,較直接的解釋是,上述資訊未能廣泛流通,故此有不知情者被蒙在鼓裡。筆者另一個領悟是,信徒傾向事奉一些很「陽光」事工的心態。
所謂「陽光」事工,即由基督教組織、知名機構發起的福音佈道、音樂頌讚、群體服侍一類事工:喜樂、得人、榮耀、和諧,都是很有陽光氣息的,在本地教會傳統中成長的信徒,有事奉上帝的感動,在教會以外尋找事奉機會時,大多會找尋上述「陽光」事工的。M2K儘管醜聞纏身,唯出品過不少膾炙人口的經典詩歌,在不知情的信徒眼中,表面仍是這類「陽光」事工,所以M2K才能一直「吸人吸客」。
筆者對於「陽光事工」沒有偏見,這些事工的確榮神益人,要批評的是信徒只偏好「陽光事工」的心態——讀者必須明白,上帝的召命是多樣的,在今天香港,社會不義之事紛現,亦需要有信徒群組起來,按著聖經來發聲、發出先知般的讉責、與港人一起參予社會抗爭。然而,相對上述「陽光」事工,這些前衛、進步的社會公義事工,因為無可避免捲入社會議題辯論、對政權和建制的責難、出現社會行動前線,予人「吵鬧」、「激進」、「衝突」等標籤印象,結果在教會傳統成長的信徒,即使有事奉之心志,也對這些事工敬而遠之,穩穩陣陣投向「陽光」,但包括我們「門徒」在內的社會公義性事工,無論招募人手和資源,都是舉步唯艱。
本地信徒歧視前衛、緊貼社會脈搏的事工,一直如此。以筆者尊敬的「突破」事工為例,七十年代創辦初期,還被不少教會中人批評「浪費資源出版一本唔講福音的刊物」!
其實,綜觀基督教歷史及歐美教會,基督教在推動社會公義上,從來都不遺餘力,解放奴隸、黑人平權、近代中南美洲解放運動等等,不過是,香港親建制教會「政教分離」,極力避免上述教導,談John Newton,主要講其不朽經典《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卻輕輕帶過其下半生推動的反對奴隸制度故事。
《門徒媒體》積極推動「信徒啟蒙運動」,致力喚醒信徒,擺脫盲從附和的本地信仰陋習;「信仰陋習」的範圍很廣泛,例如上述誤解、本能地抗拒社會公義事工的心態,便是其一。我們連日追蹤報導M2K收版權費事件,除了希望讓有關學校及信徒留意之外,最終目標是要破除信徒寧願支持M2K,卻歧視社會公義事工的錯誤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