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會(註一)建立初期,羅馬帝國最初將基督宗教(註二)視為猶太人宗教的分支,未加以理會。公元70年猶太人起義失敗,耶路撒冷被毁及隨著基督徒(註三)人口在第一至第三世紀以倍數增長,基督宗教的一神信仰和羅馬帝國的多神信仰矛盾漸增,基督宗教因此屢次成為代罪羔羊被多次打壓,史稱「教難時期」。
直至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傾向基督宗教(註四),使兩個本是獨立的個體,政府和教會漸漸融合並建立共同目標,因為對羅馬政府而言,宗教統一有助政治上統一,故君士坦丁大帝鼓勵羅馬公民信奉基督宗教,政府在政策上給予教會很多好處,例如建造教堂,把部份稅收撥給教會使用,也把一些基督宗教精神放入羅馬法律內(如保護孤兒,奴隸等),君士坦丁大帝甚至親自召開尼西亞會議,以調停東西教會處理亞流主義的爭論。另一方面,教會也借助羅馬政府的幫助去發展,日後教會在處理內部問題時,不同派系會拉攏皇帝協助,國家和教會的界線漸漸糢糊。
751年,羅馬教宗聖匝加派主教來到巴黎為矮子丕平加冕。這意味著俗世政權需要神權的批准,為後來神權與王權留下了爭執的根源。為了報答教宗,矮子丕平隨即站在教宗一邊,反對倫巴底人。同年,由於倫巴底人攻占拉文納,教宗史蒂芬三世親自到法蘭克王國向矮子丕平求救。
754年,矮子丕平進軍義大利,強迫倫巴底國王埃斯托夫答應將拉文納及其新近占領的土地交給羅馬教宗。
756年矮子丕平打敗並俘虜了倫巴底國王。自此,從拉文納到羅馬的大片領土便劃為教宗轄區,形成了一個「教宗國」。史稱「丕平獻土」。但教宗所居土地是由世俗政權奉獻的,這又似乎顯示了君權高於神權。
至第八世紀(西羅馬帝國已於第四世紀結束),政教合一在西歐隨著查理曼大帝發展至高峰。查理曼以武力統一大半部份西歐,並強迫每個民族每個國民信奉羅馬天主教,政府和教會兩個領域已然融合,國家內每一位公民同時也是教會成員,教會領袖也因此握有政治力量,而主教和皇帝在權力上的衝突難免。
公元1027年教宗貴格利七世取消皇帝亨利四世的教藉,宣稱擁有地上權柄。
公元1300年教宗博義八世更主張教宗無上權柄,並聲稱擁有屬靈和屬世的<兩劍>。
至中世紀的西歐,教皇的管轄區因著虔誠的諸侯和貴族奉獻而擴大,教會本身擁有有效的行政組織,法律,法庭,知識的控制權等,政治領袖接納教會的主張與仲裁。
至1517年,馬丁路德為首的改教運動,本為削弱教廷的勢力。但由於他的處境需要貴族和諸侯支持,以及推動宗教改革需要穩定的政治環境,使得馬丁路德對屬世政權多一分的寬容和靠攏。
馬丁路德認為世上「兩個國度」(屬靈國度和屬世國度)都是上帝權柄的彰顯,作為基督徒應服膺世俗政權的理論基礎,因此他反對農民暴動(浸信宗的前身)並支持政權對農民血腥鎮壓。
馬丁路德提倡「兩個國度」作為「政教分離」的原則,他在《致德意志貴族公開書》指出「既然世俗權力乃是神的授予,以懲處邪惡者保護行善者,就應該可以在整個基督教世界行使其職責,既不受限制,也不管對象是教皇、主教、教士、修女還是任何其他人。」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一方面是對「被擄」的教會之獨立自主為一種解放,但在歷史進程中,卻又因為對政權的支持而建立了新的社會壓制力量。德意志的王公貴族們支持宗教改革,不是反對教會的剝削,而是在於政治權力與經濟利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無疑証明了馬丁路德是錯的,因1935至1936年間,納粹政府對猶太人的逼害增加。然而,絕大多數的教會,對政府的反猶太人政策一直保持沉默,聲稱這是中立。當時教會的沉默,引起少數信徒不滿。例如1935年,柏林教區的職員 Marga Meusel 寫信控訴教會對猶太人的問題坐視不理;可惜,當時教會內的「中立」聲音太多, Meusel的言論得不到教會支持。於是,納粹的屠殺在教會的「中立」和沉默下大規模展開。
Eviatar Zerubavel的著作《沉默串謀者》(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說道:「選擇對邪惡沉默的人,不但成了邪惡的幫兇,也害了自己;如果他還逼迫其他正在發聲的人,要別人跟他一起沉默,那麼他等同邪惡集團的士卒,縱使他自己認為,他沒有把靈魂賣給邪惡,但他的實際行動,卻與真心效忠邪惡和把靈魂賣給邪惡的士卒無異。」
正如經歷過二次大戰納粹暴行的德國牧師馬丁尼莫拉(Martin Niemoller 1892-1984)之名言:「當納粹份子逼害共產黨員時,我默不出聲,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當納粹份子逼害猶太人時,我默不作聲,因為我不是猶太人;當納粹份子逼害天主教徒時,我默不作聲,因為我不是天主教徒;當納粹份子的屠刀對準我時,已沒有人出聲,因為他們全被殺光了。」
今天,香港的教會在中共暴政下,重蹈二戰時德國教會的覆轍選擇沉默,等同助紂為虐,作為基督徒,難道繼續保持這所中立和沉默,最後引火自焚嗎?既然歷史的教訓歷歷在目,為何作為一個有自由意志和自由思想的基督徒,郤選擇聽從香港教會多數領袖的意見去順從政權呢?難道大家看不出他們是以全國政協鄺大主教為首瞎眼領路的假先知嗎?今次特首選舉,暴政已透露打算成立宗教局,大家為什麼還躲在教會的巴比倫城牆內笠住個頭唱哈利路亞呢?對社會的不公義和對社會被欺壓的平民不聞不問呢?
作者:壽包(俄羅斯東正教會基督徒)
註一:教會指早期普世教會,即現在的天主教會和東正教會
註二:這裡所的基督宗教,即現在的天主教和東正教
註三:羅馬帝國內的基督徒,當時在羅馬帝國以外,例如亞美尼亞,埃塞俄比亞等也有教會和基督徒存在註四:君士坦丁在臨終時才領洗的,而歷史上第一位成為基督徒的君主是亞美尼亞君主
Facebook:門徒媒體
節目:門徒公義
《門徒頻道》節目主持登記:http://goo.gl/forms/G2wusX1SVIzTa8KH3
《門徒媒體》作者計劃登記:http://goo.gl/forms/mS6LAL1cLzipo7ti1
「門徒」同工登記:http://goo.gl/forms/0JqwPOGw2nV9bLzm1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