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公布《中學教育課程指引》,學校需在初中階段引入51小時教授《基本法》的課時。教育局公布新編訂的《中學教育課程指引》,初中須至少預留39小時作《基本法》課時,若學校不設生活與社會科,須採用教育局編制15小時的獨立單元「憲法與《基本法》」,單元內容昨首度曝光,指引更新內容包括加強「價值觀教育」,在初中提供合共51小時的《基本法》課程。《指引》亦要求學校強化中國歷史與中華文化教學,助學生「建立國民身份認同」,有關指引變相成為國民教育。
有熟悉中學課程發展的校長表示,以往教育局予中學較大課程彈性,較重視校本自決,新的指引則加強規管,特別是基本法和中史的部分,認為是「政治任務多於專業考慮」。該資深校長認為,《指引》與早前全國政協工作報告提及要開展國情教育「有一脈相承的味道」,加上教育局將會推出基本法教材,反映政府希望中學如何教授,學校如果失去校本自決,跟足教育局建議教法,質疑這是否對學生最好。
Facebook:門徒媒體
節目:門徒公義
《門徒頻道》節目主持登記:http://goo.gl/forms/G2wusX1SVIzTa8KH3
《門徒媒體》作者計劃登記:http://goo.gl/forms/mS6LAL1cLzipo7ti1
「門徒」同工登記:http://goo.gl/forms/0JqwPOGw2nV9bLzm1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