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28周年,香港基督徒愛國民主運動(簡稱愛民運)發表聯署紀念禱文「世界顛覆行正道 毋忘六四守初心」,僅獲得380個個人及團體聯署,是自2008年(270多個人及團體聯署)以來的九年低位。對此情況,愛民運發起人之一朱耀明牧師接受訪問時,歸因組織接班承傳遇上困難、教會避開政治問題不提六四、一些人害怕接觸政治或對政治感覺無奈等,我們對於朱耀明牧師的回應是:愛民運紀念禱文聯署人數不斷下跌,主因是禱文本身反映出,愛民運離開了人民一方,卻和28年前控訴的極權政府越行越近,自然遭到平信徒唾棄和抵制。
朱牧師對於聯署數字創新低的藉口,簡單來說,可以歸納於兩個層面:一、社會層面(近五年香港政治氣氛惡劣,也使一些人害怕接觸政治,感覺無奈,覺得做甚麼也不能影響政府。他舉例指一些政治勢力近年對學校討論時事有不正常干預,令老師和辦學團體承受壓力。當權者把權延伸、濫用、政治霸道的情況,對所有人帶來強烈威嚇);二、教會層面(愛民運的發起人已經年老,接班承傳遇到困難,現時教會對支援愛國民主運動本身亦熱情不再,減少了討論。他指教會一般現時都會避開政治性的問題,很多也不會再提及六四,因此在承傳上「斷線」是清楚的……而教會也需要傳遞公民意識,關懷社會更多)。
上述兩個層面皆有事實,卻非事實的全部。社會層面,過去五年,我們的確見到相當多和粗暴的政治干預,的確也見到一些人感到害怕、無奈,然而,我們更多見到的是,公民社會的反彈、抗衡、甚至還擊,諸如反國教集會、港視事件集會、街道佔領、光復行動、取消小三TSA、反網絡廿三條、旺角騷亂等等。「門徒事工」本身便有位同工被控以暴動罪及審訊中,撇開上述抗爭成敗不談,包括我們這位同工在內,香港實在仍有許多抗爭者,展現出講真話和付諸行動的勇氣。
再談教會層面,一般教會領導的確都會避談政治、不提六四,令進步、激進派信徒氣餒、憤怒,然而,這同時成為推動信徒們這幾年自行組織、發聲、行動的動力,君不見,由2014年起,許多獨立堂會、平信徒組織、平信徒行動如雨後春筍般誕生?上年各宗派信徒自發的反釋法聯署、報名抽籤基督教十席行動等,相信大家都印象猶新;除了「門徒事工」,六四禱文聯署團體之中,也有兩個是佔領後成立的組織,我們都成為承傳基督關懷社會世人教導的平台之一。
「門徒事工」在輿論上扺制愛民運發起的六四禱文,皆因通篇禱文竟然站在極權統治者一方,誘導信徒「懇切為中港執政掌權者禱告,在躁動不安的時代、在經濟先行的取向、在眾聲喧閙的爭持,求祢賜下智慧的心,正直的靈,讓擁有權力的眾人,在進取中不忘謙卑、在自信中不忘聆聽、在發展中不忘省察;包容接納,縫補撕裂,善治愛民;不單勇於創新破立,更敢於面對歷史血帳。」對於中港執政掌權者過去五年對於港人的粗暴政治平預,愛民運沒有讉責、不籲悔罪,甚至隻字不提,與基督教會應作鹽作光、與政權保持距離、先知傳統等背道而馳,反倒為掌權者背書「地上的權柄皆源於掌控歷史的三一真神,世人的有限焉能超越上主的無窮」。
愛民運禱文首段曰「持守初心,莫失莫忘」,偏偏本身便忘掉初心、離開了人民的立場,走到政權的立場,不僅反映於六四禱文,更反映於其今年研討會主題:「從中共權鬥後看香港現況」——站在北京的角度和狀況來思考香港,同樣誘導信徒抽離水深火熱中的香港,嘗試代入掌權者的立場。朱牧師在訪問中對於香港政治前景的出路,始終是離不開政權的立場、「只有掌權者才能修補撕裂」。
這樣一篇禱文,被進步、激進派信徒反感、唾棄,甚至抵制,是自然會發生的事。筆者唯一同意朱牧師的,是他在訪問中表示「紀念六四仍有意義,能讓人尋找當年發生的事,並明白六四對香港人的重要性。」紀念六四的確仍有意義,因為當年發生的事,以及今年正值宗教改革500周年,恰好給予我們勇氣,承傳天安門學生與宗教改革的抗命精神,面對黎明前的黑暗,因此,我們才發起《六四28周年聯署禱文 承傳天安門學生與宗教改革抗命精神》,以佔領後覺醒信徒的身份,站在本土,承傳和轉化六四。
Facebook:門徒媒體
節目:門徒公義
《門徒頻道》節目主持登記:http://goo.gl/forms/G2wusX1SVIzTa8KH3
《門徒媒體》作者計劃登記:http://goo.gl/forms/mS6LAL1cLzipo7ti1
「門徒」同工登記:http://goo.gl/forms/0JqwPOGw2nV9bLzm1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