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健讀劉曉波寫的〈在獄中重讀《獄中書簡》〉有感,昨天刊登文章悼念,讚賞劉比基督徒更像基督徒,信仰理解及實踐更勝香港部份教牧領袖,其文實在使基督徒感到羞愧。
《獄中書簡》是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的重要著作,道出作者的神學觀,並實踐在生活。二次大戰時期,潘霍華沒有留在美國苟且偷生,反而回到德國對抗納粹主義,被囚及處決於浮生堡集中營(Flossenbürg concentration camp)裡。
2003年,劉曉波:「雖然我不是信徒,但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基督教」。他看見受苦的基督,甘願犠牲,帶來了人類的盼望,因上主的愛是滿有公義,公義中看見饒恕,而非那些偽善或宗教式的「濫愛」和「沒有意義的饒恕」。
林子健認為,劉指出香港教會的荒謬,一針見血。福音已失去靈魂,成為一種交易式的信仰:「信耶穌得永生,不信者下地獄。」走向私人化的祈福黨,以及立竿見影的靈驗和果效,使人忘記主耶穌道成肉身的身影和意義,這實在既可笑亦可恨。知名牧師、教會領袖、名人信徒等,裝著謙卑;帶著信耶穌的光環;「凡是感恩」的教會文化嘔心兼無厘頭。嚮往權力與金錢,「成功神學」卻視之為上主的祝福。
這荒謬的世代,香港信徒需要慚愧,需要更多劉曉波。
Facebook:門徒媒體
節目:門徒公義
《門徒頻道》節目主持登記:http://goo.gl/forms/G2wusX1SVIzTa8KH3
《門徒媒體》作者計劃登記:http://goo.gl/forms/mS6LAL1cLzipo7ti1
「門徒」事工成員登記:http://goo.gl/forms/0JqwPOGw2nV9bLzm1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