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播道會港福堂、維穩牧師吳宗文近日又再發功,在其喉舌《天使心》裡發表名為《回歸二十年香港社會和教會的變遷》。從表面上看,他談及主權移交二十年下香港及本地教會的變化,不過字裡行間不難發現內容極盡惡毒維穩之餘,還赤裸裸顛三倒四替行不義的中共政府護航。縱使這個惡名昭彰的牧師早已拍拍屁股離開講台,不過此惡棍仍死心不息,繼續發表親共言論以愚弄信徒。
文章第一段已清楚顯示吳宗文骨子裡的共產黨「奴才」基因從來沒有消失過。他提到,「在割地賠款的屈辱底下,香港被逼離開中國的母體,所以回歸是廢除不平等條約之體現,是歷史公義之彰顯。這是任何炎黃子孫、任何秉持正義原則的人所不容否定的。」。首先,吳宗文將主權移交視作「歷史公義之彰顯」、「廢除不平等條約之體現」,將香港與中國的關係錯誤類比成母子關係。另外,他又完全忽視英國殖民地政府留下給香港的良好制度,包括廉政公署、普及教育制度等民生措施。他更膽敢將主權移交視作「正義」,無視只有神的說話本身才是公義源頭的事實。
下一段他提出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問題 -為何香港社會及議會出現「港獨」及叫囂分離的口號。事實上,特區政府根本找不到任何證據證明有人在香港實現「港獨」主張,新任特首林鄭月娥也質疑「港獨成為思潮」之說法,然而這種所謂探討問題的背後也反映吳宗文想學共產黨一樣監控人民思想、言論,但凡任何反對政府的聲音都要打壓成「攪港獨」。
首先他提到第一個原因是「後現代思潮作崇」。他將西方社會發生的大事,包括柏林圍牆被推倒、蘇聯瓦解、冷戰結束等無理歸咎於「反傳統、反集團及反建制」的「後現代思潮」上,完全顯示吳宗文不學無術、歪曲歷史的一面。
對於德國人而言,柏林圍牆乃是一個極其痛苦的回憶。當二次大戰結束後,美、英、法三國佔領的地區合併成「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由蘇聯佔領的地區則成為「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後來西德逐漸建立一個資本主義、自由的社會,經濟增加非常迅速。不過,在東德的情況全然相反:經濟低落、個人自由受到嚴重限制等,到了上世紀50年代後期,不少東德人想逃離蘇聯的鎮壓,越過邊境到西柏林去改善生活。
可惜到了1961年,當時西柏林政府開始興建柏林圍牆,安裝帶有尖刺的鐵絲網並安排士兵射殺翻牆的東德人,後來鐵絲網變成了一幅厚厚的圍牆,分隔了千千萬萬個的德國家庭,令他們深受骨肉分離之苦。直到1989年,要求政治改革的示威遊行相繼在東德許多城市爆發,但東德政府重新收緊邊境管制,再次禁止西德人民進入東德。同年的10月18日,東德的德國統一社會黨領袖昂內克辭職仍無法平息人民的怒氣,11月6日的萊比錫大遊行對德國政府造成強大壓力,兩日後德國統一社會黨政治局集體辭職,以克倫茲為首的新政治局宣布東德居民無需申報特殊理由即可辦理護照,因而獲得遷徙的自由。後來,柏林圍牆的倒塌標誌著結束了德國統一社會黨多年來的獨裁高壓統治,也反映了民主化政治制度的重要性。
然後在同一段,他筆峰一轉,將所有責難當權者的聲音推到年輕人身上。他提到「在兩制的寬容尺度底下,不少反對力量 (特別是新生代)都在測試社會的底線和挑戰權威」,足以看到此個所謂牧師不但對社會現況全無了解,更將共產黨為真理的源頭。香港年輕一代不但面對樓價高、租金高、物價高的困境,還面對著言論自由的壓縮、議會制度的暴力、警隊濫捕成風等,這一切社會問題基本上與政治、社會制度息息相關,吳宗文不但不叫當權者反省、認罪、悔改,還膽敢將示威反對聲音為「挑戰權威」,實在令人髮指。
至於第二個原因,他繼續歸咎於「後殖民地主義浮現」。然而,這再度反映吳宗文對殖民地統治的愚昧無知。英國派來香港管治的港督,乃是要向民選的英國國會負責並且受其制衡,毫無疑問地共產黨從來只是一個專橫獨裁、不能接受異見的政權,國家主席儼如太上皇般無人可制衡,法律成為打壓無權無勢人民之工具。誠然,前殖民地政府也不是十全十美,但至少在社會制度、法治上仍保障港人的利益,除了為人所熟悉的廉政公署外,還設立勞工署以調解勞資糾紛,甚至大力興建公營房屋解決港人住屋需要。不得不提的是,港督從來不會建議設立「國民教育」科以提升對殖民政府的認同感。
第三個原因基本上已點出整篇文章的重點 – 「對共產中國的不信任」。他提到不少人對中國仍有「新傷舊疤」,又將焦點轉移至下一代不認識和不理解中國百年苦難歷史,此恰恰反映出吳宗文這典型奴才連自己主人都不認識。事實上,中國共產黨自建國以來,國內多次發生令人髮指的「人禍」:大躍進、反右運動、文化大革命、八九北京屠城等,令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民無故失去性命,當中「文化大革命」也令中國人民的思想被毛語錄摧殘成為「紅衛兵」,他們四處批鬥人民,使人倫關係徹底破裂。如今,共產黨仍對當年所犯下的滔天大罪隻字不提,甚至多番迫害六四事件下的倖存者,已故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第四個原因更看到吳宗文為了要親共不惜砌詞抹黑年輕人,他直言「新生代面對社會急劇轉變,且受言行泛政治化氛圍的影響,在缺乏獨立思辨及分析能力情況下,便易於受輿論和朋輩影響,傾向憤世嫉俗、挺而走險。」。這句話又再次點破吳宗文邏輯混亂、言詞空廢的一面,政治與生活本是息息相關,不論是領展加租、全民退休保障,還是取消強積金對沖制度,甚至轟動一時的公屋鉛水事件等,凡此種種都與政治制度撇不開關係。特區政府以致整個立法會,均需要向市民負責,他們的一言一行、投票意向均影響著全港市民的利益,所謂「政治化」之言論根本完全站不住腳。
如果要說「政治化」這三個字,吳宗文一定是第一個代表。吳作為反佔中的頭號人物,他響應「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的「還路於民」簽名行動,在教會通告之內鼓勵信徒帶同親友參與,不得不提的他曾撰文支持洗腦國民教育影響年輕人。吳宗文以為將抹黑青年人「政治化」就可以還自己清白,更甚的是以為香港人善忘,不會記得這類維穩宗教領袖是如何失言失德。
總括而言,整篇文章最大特色除了親共之外,還以顛三倒四的推論,配合惡意批評、攻訐,甚至無理醜化年輕人。吳宗文這個由共產黨培植出來的惡棍,多年以來披著基督教牧師之外表四處招搖撞騙,對於共產黨打壓維權人士、拆十架教堂早已不去力斥其非,面對特區政府高官多次失言、失德之事,他亦樂於配合成為特區政府的棋子。他又多番在講台之上扭曲聖經裡保羅「順服掌權者」的教導成支持特區政府的引證,還公然煽動會眾並膽敢提出「將違法的教友趕出教會」的歪論,又公開叫「佔中的牧師應該辭職」,其言行早已與賣耶穌的猶大無分別。然而,這種如同地痞流氓、無賴的牧者竟然在播道會港福堂擔任要職多年,無疑他已成為「年紀跟智慧成反比」的最佳人辦,但最令人切齒痛恨的,莫過於《天使心》居然成為傳聲筒,容讓劣蹟斑斑的吳將謬論廣傳於信徒圈子內,令更多基督徒因而被絆倒,所以香港人實在別無他法,應該全面抵制《天使心》。
Facebook:門徒媒體
節目:門徒公義
《門徒頻道》節目主持登記:http://goo.gl/forms/G2wusX1SVIzTa8KH3
《門徒媒體》作者計劃登記:http://goo.gl/forms/mS6LAL1cLzipo7ti1
「門徒」同工登記:http://goo.gl/forms/0JqwPOGw2nV9bLzm1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