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民間流行著以下一句諷刺共產黨當權者的順口溜:「你跟他講道理,他跟你耍流氓;你跟他耍流氓,他跟你講法制;你跟他講法制,他跟你講政治;你跟他講政治,他跟你講國情;你跟他講國情,他跟你講接軌;你跟他講接軌,他跟你講文化;你跟他講文化,他跟你講老子;你跟他講老子,他跟你裝孫子;你跟他裝孫子,他跟你講道理!」,可謂笑中有淚。
如果將這順口溜再延續下去,變成「你跟他講報應,他跟你講道德 ; 你跟他講道德,他跟你講反港獨」,正正就是應用在近日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長子跳樓自殺引發爭議一事上。事件緣起,只是教育大學民主牆出現了一些幸災樂禍的標語,旋即令到不論是特首林鄭月娥,以致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甚至土共政黨核心人物陳恆鑌撲出來如臨大敵 (註1、2)。「涼薄」、「禍不及妻兒」、「超越社會、人性道德底線」、「承諾徹查」這類矯情說話一夜之間在那些衛道之士的口脫口而出,一夜之間他們彷彿變成良心發現,會忽發慈悲關注年輕一代,甚至成為社會的「道德審判官」。
首先,筆者需強調一點:教大校園民主牆裡的「恭賀」言論確實有所爭議,不過有爭議並不代表特首、校長以致其他衛道之士有權力去定義何謂「涼薄」、「冷血」、「泯滅人性」,甚至不能因此收窄大學校園內享有的言論自由。進一步而言,這位年輕人的死是不幸,無任何人想有悲劇發生。「不幸」,不是特區政府踐踏言論思想自由的遮醜布,可惜的是,大部份人包括基督徒在內完全分不到兩者分別,只以直線思考方式認定「在死者傷口上灑鹽是冷血、涼薄」、「禍不及妻兒」。若然真是「禍不及妻兒」,那麼蔡若蓮要配合共產黨的步伐,磨拳擦掌要引入洗腦式國民教育,同時身為「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一員卻否定「教育制度與學生自殺」的關係 (註3),自殺問題核心從無去正視,難道「官二代」的生命比之前多位自殺死亡的年輕人還貴重嗎?
潘朵拉的盒子終於被打開了,盒子裡盛載著的,就是偽善、輕蔑、是非不分。基督徒、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未上任已經在央視訪問裡表態效忠於共產黨 (註4),「培養年輕一代有中國心」,與特首林鄭月娥、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沆瀣一氣「研究推行國民教育」,誓要將年輕一代改造成配合共產黨思想言行的人形機器。早前,林鄭月娥不惜表明「以本地立法方式引入國歌法」(註5) 作為打開審查本地學生思想的缺口。特區政府「涼薄、冷血」的程度堪稱一絕,瞄準本地年輕一代不甘被共產黨箝制言論學術自由,於是死心不息將歌頌共產黨的教材分拆上市,務求對學生慢性洗腦 (註6)。應對著帶有政治目的之基本法教材,這位基督徒副局長竟然指「國民教育科是一定要有」淡化一切,她對年青一代所犯下的罪行無疑是清晰且令人髮指的。但,更核心的問題是:一個人即使壞事做盡,但卻不用遭受報應,這不符合聖經的真理。
聖經多處的經文有記載「報應」的觀念,申命記28章1-68節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此章經文重申若神的子民謹守遵行神的誡命、律例的時候,他們「在城裡必蒙福,田間也必蒙福」(v3)、「出也蒙福,入也蒙福」(v6),不但得蒙神的賜福,而且還會得勝仇敵,「從一條路來攻擊你,必從七條路逃跑」(V7)。不過,由15節開始直到68節才是重點,皆因全部記載著以色列人違約離棄神的後果:瘟疫 (v21)、被仇敵追擊 (v25)、「必在天下萬國中拋來拋去」(v25),甚至提到「這些咒詛,必在你和你後裔身上成為異蹟奇事,直到永遠。」(v46)。違約受咒詛的後果很可怕,被仇敵圍困時糧盡草絕連「兒女的肉都要吃」(v55),此處明顯地沒有「禍不及妻兒」的觀念。
另一個「禍及妻兒」的例子,正正就是屬靈偉人、以色列王大衛。大衛犯了罪,除了擅娶赫人烏利亞妻子別是巴外,還容讓別是巴丈夫烏利亞在戰場上被殺,於是拿單先知入宮直斥其非。拿單先知宣告神的審判:「刀劍必不離開你的家。」(參撒下12:10)。往後的記載裡,大衛的四個兒子均遭受悲慘下場。首先,他和拔示巴所生的第一個兒子因病致死 (撒下12:15-19),第二個兒子暗嫰因姦污其同父異母妹妹他瑪,結果被哥哥押沙龍所殺害 (撒下13:1-39)。第三個兒子押沙龍曾陪伴大衛左右但後來謀朝篡位 (撒下15:1-12),後來被約押所殺 (撒下18: 5-18),最後一個兒子亞多尼雅也被所羅門王所殺 (王上2:19-25)。
筆者承認,不能單單抽取數個例子就等同認識聖經整個「報應觀」。然而,筆者想帶出的是,「報應」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不會因為社會上有些人的道德標準而否定,它並非基督教獨有的概念。
事實上,特首及其一眾「愛國、愛港」的嘍囉有此激烈反應本屬意料中事,不過值得一提的,乃是共產黨這種以「道德」牌來愚弄人民的方式。共產黨「道德」觀從來都是因人而異、因時而異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病逝後,他的妻子劉霞被當局監視的非人生活從無停止過,每天要以抗抑鬱藥為伴。我們的特首林鄭月娥、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教大校董會主席馬時亨完全不敢對共產黨說出「涼薄」、「禍不及妻兒」之說辭,所謂「道德底線」觀念被「飄移」了。
共產黨深諳人性敗壞,利用矯情、空泛的道德言詞作為佔據道德高地之工具。基於「涼薄」、「禍不及妻兒」、「超越社會、人性道德底線」、「濫用言論自由」此等字句一方面難於辯駁,而且無法清楚定出所謂「底線」、「濫用」的定義,故此共產黨能輕易搶奪其話語權,由共產黨去決定何謂「超越底線」。所以,特首林鄭月娥很巧妙地將近日在大學校園裡出現「港獨」標語一事 (註7),連同此事扯上關係,借著蔡若蓮兒子的死去吸食「人血饅頭」掩飾自己協助共產黨打壓言論自由的邪惡行徑。可惜的是,一群基督徒不分是非感染了偽善的病毒,梁永善牧師甚至膽敢引用「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來恫嚇冒犯蔡若蓮的人 (註8)。當整個教育局以致教育制度對年輕一代毫無憐憫之心的時候,何以繼續要將憐憫加諸於其他人身上? 同時,他假定了「冒犯蔡若蓮 = 不憐憫人」,即是按梁的邏輯、只有那些對蔡幸災樂禍的人才是不憐憫人的。那麼,前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一句「學生自殺因為無做好生涯規劃」,究竟符不符合他所定義的「涼薄」?
這些留下的疑問,節目之中他並沒有加以解釋。
要數兩位衣冠禽獸不得不點名批判的,首先是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這個偽君子。他私自將CCTV片段通知傳媒,令大學校園內的私隱蕩然無存,同時他說明「這裏是教育大學,是否一定要踢佢走呢?可否 (思想) 改造他呢?」,即是他甘願成為共產黨蔭下的一名狗奴才,不惜一切對學生「洗腦」迎合共產黨。這個偽君子為了要搏得掌聲於傳媒面前大灑男兒淚,他天真地以為自己演技出眾能夠欺騙社會。不過,上年學生自殺事件一宗接一宗的時候,這位盛產教師的大學校長從來不會在傳媒前湧現一滴淚水。當劉曉波被共產黨摧殘至死時,他亦沒有說一句公道話,鼓勵一群正努力考取教師資格的學生如何在這亂世作真真正正一個人。
去到有十位教大學生因事件被DQ實習機會時,甚至出現侮辱劉曉波的標語時,他連屁都不敢放一個,有所準備的淚水「沽清」了。
另一個要被批判的,就是教大校董會主席、基督徒馬時亨。你無看錯,又一位基督徒出來搏取光環了。他義正詞嚴聲言要追究到底,甚至問「想不想貼標語的人做你的老師?」。說到底,他都是跟隨林鄭月娥的步伐,連同「港獨標語」一事從而製造以言入罪的氣氛。不過同樣地,當冒犯劉曉波標語一出,這位基督徒都是零表態。
換句話說,一個人是否選擇幸災樂禍視乎對方的選擇,世間上任何法律都不能從根本上作出規範,而共產黨正正藉此事試探港人底線。一個有權有勢惡官公然傷害人民利益,反之要求對方表達憐憫,此舉實是有違人性,香港人有必要對這種虛假的道德觀念說「不」。如果今次讓特區政府成功關注大學校園內的言論,後果基本上是災難性的,不但「香港獨立」四字成為禁用字,將來「恭賀」二字很可能變為禁用語句,這個結果香港人很想要嗎?
註1:
http://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353038-20170908.htm
註3:
https://www.hkptu.org/31136
註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70623/56865891
註5:
http://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351104-20170829.htm
註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70828/57138977
(《基本法》教材:宜從正面態度出發,並考慮國家的發展歷程及現況,藉以增加對國家的認識和理解)
註7:
http://apostlesmedia.com/20170909/3819
註8:
http://apostlesmedia.com/20170909/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