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泛民主派陣營的不堪,應該要從他們準備三月份的立法會補選開始說起。
特區政府及共產黨的一場DQ民選議員鬧劇,令到六位非建制陣營的民選議員被DQ (註1)。今次共產黨隨意「釋法」,導致泛民陣營在議會內「分組點票 – 地區直選」優勢即時消失得無影無蹤。從客觀效果而言,上年建制派磨拳擦掌成功修改立法會《議事規則》自削監察政府權力,以及泛民陣營無法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跟進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僭建事件」,泛民陣營已經是元氣大傷,議會抗爭之路行到盡頭,甚至連動員群眾的能力都漸漸失去。
不過,更為核心的問題是:面對共產黨赤裸裸的打壓,但代不代表泛民陣營本身無任何失責之處? 在這場所謂「議會抗爭」之路,泛民陣營每一員又有沒有盡上自己本份,竭力抵擋惡法、浪費公帑的「大白象」基建工程通過?
若然泛民主派陣營連出席會議、正確投票回應選民期望如此基本的立法會議員職責都做不到,要侃侃而談如何「補選全取四席」、「力抗DQ」、「議會抗爭」並無任何實質意義。換句話說,缺席投票、缺席會議和投錯票帶來的殺傷力往往比建制派盲目保駕護航更大,特區政府及建制派只要等著泛民內部自毀長城就可以。另一方面,議會之內的出席和投票紀錄是非常透明的,不論投下「贊成」、「反對」、「棄權」票或者無投票的,所有選民都看到這群月薪九萬多元連一大堆津貼撥款的民意代表是如何參政、議政。就算發言何等激昂,但一到真真正正投票的時候往往身體最「誠實」出賣選民,如此不堪的民意代表還需要你我一張選票嗎?
應對著立法會3.11的補選,泛民陣營全軍而出,甚至大花金錢籌辦一場有機制的初選,為求免重蹈上屆立法會多個非建制參選人集體「棄選」的覆轍。豈料正正就是一場初選,暴露非建制陣營內部自己沒有遵守初選機制的意向 (註2、3),將自己辛苦建立的道德高地全然毀掉,然而最要命的,乃是非建制陣營鋪天蓋地的宣傳口號「力抗DQ」、「法治唔係阿爺話事」、「全取四席」已失去效用。非建制派陣營口說「力抗DQ」,但網上不少泛民支持者以年紀去侮辱初選參選人、民協馮檢基「永續參選」,甚至欲私下找來數個重量級退下議會的前泛民成員做「姚松炎plan B」(註4)。換句話說,泛民所謂「初選制度」已形同虛設,誰來代表泛民參選不是由機制、民意決定,而是由某幾個進步民主派決定,如此行徑與「法治是阿爺話事」毫無分別,只不過將「阿爺」二字換成「泛民」而已。這次非建制陣營盡現醜態,「議會抗爭」、「抵抗極權統治」能否透過議席在議事規則被修改後達到目標其實已不再重要,在於公眾而言,這些so call 泛民成員食相何其難看,窮得只剩下「議席」。
沒有「議席」,他們什麼也不是,這就是他們的可悲之處。當然,非建制陣營仍心存僥倖,不論在選舉街站、補選論壇等,這些一眾為補選參選人站台的泛民人士從來都沒有徹底反省自己在議會表現的不堪 (註5、6、7)。標榜自己為「關鍵一席」、有必死覺悟的人,當去到要與特區政府周旋的時刻,卻成為通過「大白象」工程超支撥款的幫兇,甚至連轟動全港七百萬選民資料失竊之真相,亦因其臨陣棄甲而逃而永遠石沉大海。
從現有扭曲議會制度而言,建制派人數佔多數的情況之下,即使泛民全部出席及有正確投票都不能夠改變特區政府倒行逆施的事實。但,這些so call 議會內的非建制派議員,退化到連出席會議、投票表態都做不到,只顧不斷地向傳媒扑咪表達憤怒之情以掩飾自己議會內的無能、無心,甚至在補選期間大打DQ牌搏取選民同情。但更令人感到可悲的是,這些有份製造反勝為敗的泛民議員並無一絲想對選民解釋的慾望,亦無任何深切檢討之心避免重覆犯錯。
所以,泛民主派比建制派更不堪絕非空穴來風。建制派非常不堪,盲目支持毆打示威者的七警、國歌法、支持各項大白象工程撥款 (例如三跑、港珠澳大橋)、支持人大釋法踐踏法治等。反之,泛民不堪在於夜郎自大,打著「全取四席」的旗號,認定香港人不會fact check以往投票、出席紀錄,從而認定選民會含淚票投泛民,這個美麗誤會由泛民近日催谷補選的活動就可見一斑。進一步要問的是:即使司馬文、姚松炎、區諾軒、范國威全部勝出補選又如何? 「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只怕豬一般的隊友」,如果其他泛民議員以此等惡劣態度繼續餘下立法會議員的任期,共產黨還會害怕「司馬姚范周」當選嗎?
基督徒在這場補選裡應該投哪位候選人,以致去不去投票,從來不能亦不應成為焦點。議會體制失去監察特區政府的功能成為既定事實,但泛民陣營代議士議會表現之差同樣令人側目,故此信徒不能再寄望在這張微不足道的選票上,也別將議席多寡與監督施政掛鈎。舊約的先知耶利米、阿摩司並非宮廷先知,他們在體制內並無特定角色,但神特意呼召他們成為「時代的呼聲」,盡力向以色列民宣告審判悔改的信息、力斥欺壓別人的君王,他們所宣講的話鏗鏘有力。
當然,神不是呼召每一個信徒都成為現代的以賽亞、耶利米、阿摩司先知,但先知們生命裡堅忍不屈、面對強權不退卻的特質,不會因為時代、制度而有所轉變。信徒當前急務,實非纏繞著立法會補選裡可選之人是誰,更非繼續哀嘆「香港民主最黑暗的一天」,而是咬緊牙關、砥礪前行,沉著應對當權者迷惑,以聖經真理獨立思考並排拒建制牧師或領袖的維穩訊息。同時,願更多信徒興起學效昔日先知,力斥政權不義、在體制以外說出當說的話。
註1:
梁頌恆 (新界東)、游蕙禎 (九龍西)、羅冠聰 (香港島)、梁國雄 (新界東)、劉小麗 (九龍西)、姚松炎 (建築測量規劃及園境界功能組別)。
(筆者認為梁游二位不是泛民的一員,但政治主張顯然與建制派有分別,所以暫且算作非建制陣營。)
註2:
https://news.mingpao.com/ins/instantnews/web_tc/article/20180123/s00001/1516700091847(朱凱廸15/1 facebook: 「基哥一人初選執雞成功,所有人都輸,包括他自己。首先,結果一出,全城喊打,『抗絕含淚投票』將成抹不去的補選主題。『初選制度』盡失民心,九龍西補選必敗,港島和新界東也被拖累,隨時輸埋。民主派兵敗如山倒,地區直選優勢崩潰。」)
註3:
https://news.mingpao.com/ins/instantnews/web_tc/article/20180123/s00001/1516700091847
(朱凱廸21/1 facebook:有民主派人士提出必須緊跟機制,即若果姚松炎不能參選,就由馮檢基頂上。我則認為此事不能只有『跟機制』一個行事標準,亦要同時考慮勝算,及維持初選投票市民的士氣。在初選投票的市民,很多就是不希望馮檢基成為民主派代表,各方面的數字都令人擔心,『姚落基上』的機制安排會令不少民主派支持者非常不滿,繼而放棄投票。)
註5:
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7/06/17/162225
(沙中線8億追加超支撥款,泛民主派10名議員缺席無投票:涂謹申、李國麟、毛孟靜、梁繼昌、郭家麒、葉建源、楊岳橋、陳沛然、陳淑莊、羅冠聰,以26:19 強行通過)
註6:
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E8%AB%96%E6%88%90%E7%AB%8B%E5%A7%94%E5%93%A1%E6%9C%83%E8%AA%BF%E6%9F%A5%E9%9B%BB%E8%85%A6%E5%A4%B1%E7%AB%8A-%E5%85%A7%E5%A7%94%E6%9C%83%E5%8F%8D%E5%B0%8D%E8%B4%8A%E6%88%90%E7%A5%A8%E7%9B%B8%E5%90%8C-%E6%9D%8E%E6%85%A7%E7%90%BC%E6%8C%89%E8%AD%B0%E4%BA%8B%E8%A6%8F%E5%89%87%E5%90%A6%E6%B1%BA/
(內務委員會鄭松泰議員提出動用特權法調查選舉事務處電腦失蹤事宜,票數為25:25,內委會主席李慧琼投下關鍵一票否決,泛民議員缺席無投票的有:楊岳橋、涂謹申、許智峯)
註7:
https://www.facebook.com/henryporterbabel/photos/a.282059205223293.60706.250391165056764/1582265801869287/?type=3&theater
(開設3個新職位完成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屯門西繞道、港珠澳大橋餘下工程撥款 – 投棄權票:郭家麒、楊岳橋、葉建源 ; 沒有投票:鄺俊宇、譚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