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霍金逝世看教會對科學的反智態度

0
2321

廿一世紀科學泰斗霍金早前已於三月十四日與世長辭,舉世認定一顆物理學、宇宙學巨星隕落。幸好的是,暫時未見基督教界對他的辭世有何「回應」,否則多半又要坐聽笑話。除祝願主安慰死者、家屬的靈魂外,適逢時機回顧基督教會對霍金的批評,來審視教會以至信徒該如何從中學習。

(門徒事工急需事奉人手,閱讀下文前,煩請先進入,登記您可以事奉的崗位,多謝合作!)

霍金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萬物的起源經由一場大爆炸產生,最高的造物主——眾人稱為的「神」也不存在,他也多次表明「無神論」的立場。一如所料,教會對這番言說反應極敏感,但凡一聽見否定神的存在之說法就積極護教,他們同時提出另一名科學偉人牛頓是基督徒。牛頭持與霍金相反的觀點,他指世界上一定有一個造物主,然而教會便以為提出了說服力十足的理據駁倒霍金。近年公開且尚可接受的基督教回應包括護教學者華萊士(J. Warner Wallace)的說法,他說宇宙大爆炸的施行者是神,所以霍金理論與聖經的世界起源說相符。若華萊士真正包容異見,這論述則在儘量維持兩者立場下表達自己的信仰觀點;但若沒有對異見的真正尊重,則終究希望以神更崇高、超然的屬性來包攬一切理論,仍是對異見的打壓。

另一個合理的說法是馬鞍山靈糧堂梁榮光牧師在堂會牧函的分享,他指出霍金是否信神並不重要可謂直中要害。可是上述兩者的論述只屬教內少數,否則梁牧師也毋須多言。事實上教會對於霍金一類異見者以及對基督教信仰懷疑者,仍採取強行駁倒、沖淡分歧以求納入「信神」行列,甚至無理鞭撻居多,反映教會中人對異見太敏感,也不思考諸多想法可相容之處,就如上述華萊士調和的說法,更不接納別人就是不能心悅誠服相信教會所聲言的基督教。

教會又喜歡借別人的外在條件大做文章,例如霍金曾有兩段失敗的婚姻,首任妻子珍.慧德(Jane Wilde)還是基督徒,故此有基督教媒體會撰寫文章大談霍金如何頑梗,冷待對他關懷備至的珍,而珍又有本事指出霍金的種種不是,結論是霍金在科學取得非凡成就,獲得世人稱許,但無助於解決婚姻問題,更為涼薄的言論會提及他的殘障,最終還是突顯他不信神。教會中人來來去去指責別人不信神已經叫人聽膩,當他們發現這樣指控不夠紮實,便拿來婚姻失敗、殘障不能自救此類人生缺陷來借故貶抑對方,這與取別人最傷痛之處來嘲笑無異,為的原來不過是抬高一己信仰立場,所展現出來的態度與聖經裡憐憫他人、愛仇敵的教導完全相反。

如果教會及信徒真誠相信神是真實,表示祂是真理也能經歷驗證,便毋須事無大小跑出來護教,反而可以勇敢提出懷疑,反覆驗證神的真確性。這就是霍金一類科學家持守的基本科學原則——懷疑精神、探究真理的精神。雖然信仰高深莫測,未必是科學、理智能完全涵蓋,但也可依據信仰內部體系來反省信仰的真確性,以及各種想法建立的根據。再退一步說,即使最終不能解決很多超自然、超理性、形而上的問題,但加以反省能令人稍為靠近真相,亦能辨識解決有關問題的難處,信徒認識自己所認識的範圍,總勝過無知以及連討論的問題為何物也不知道。可惜,當每逢有人(包括信徒)對信仰有疑問,而這疑問對傳統教會的主張構成潛在挑戰時,旁人會馬上制止,甚至會詢問︰「你是否信神?」、「是否相信聖經?」、「若信神信聖經,就該完全順服,信仰不是靠『頭腦上的認識』、『俗世的理性』來解釋的;若不信我就真要為你祈禱啊,也讓牧者關懷你,希望你回轉。」如此令基督徒陷入反智、拒絕反省的淵藪之中,繼而變成迷信,屬靈狀況與信奉牧者最愛取笑的黃大仙相同,差別只在於信奉的對象不同。至於基督教信仰的豐富內涵、可辯可思考之處則完全忽略,然後外界向這類信徒、教會提出異議及合理的批判,教會又繼續指責外界「不信」再慨嘆塵世「彎曲悖謬」,繼續鞏固既有觀點,繼續精神上自行慰藉。不得不提的是,抱持這種劃地自限、不接受挑戰的思維並非堅信上主全能真實的應有表現,反而是誤以為人世某些信念會動搖神亙古常存的真實。

就讓我們純粹地忠於神,不受世俗纏繞,也無懼神的純粹屬性受人的觀念影響,在信者、不信者前都可展示神叫我們海納百川的雅量。

Facebook : 門徒媒體
Instagram: 門徒媒體
Twitter : 門徒媒體
YouTube : 門徒頻道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