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3.11補選徐徐落幕,泛民初選時氣勢如虹的九龍西參選人姚松炎以2401票之差敗於民建聯鄭泳舜。就算港島區參選人區諾軒、新界東參選人范國威僥倖得勝,但整體泛民得票比率已急跌至與建制派陣營平起平坐 (註1)。值得一提的是,被DQ的主角姚松炎即使大打「反DQ」牌,「碌」盡「人情卡」邀請所有泛民主派成員群星拱照但仍鎩羽而歸,如果用「二次DQ」形容姚的處境都不為過。
(門徒事工急需事奉人手,閱讀下文前,煩請先進入,登記您可以事奉的崗位,多謝合作!)
筆者不需要再深究姚松炎敗選之深層原因 (註2),整體而言,泛民陣營內部的朽爛,並無因為補選完結而有所減少,一場「泛民初選機制」所引發出來的矛盾,終要爆發出來,參與九西初選的候選人馮檢基早前現身說法,大爆自己被主辦初選機構、民主動力鄭宇碩「勸退」參選的種種內幕 (註3、4)。如果將鄭宇碩三個字抹去的話,相信不難想像此種威嚇式的手段出自共產黨逼迫維權律師放棄替受害人發聲之手法,但若然此番話出自一個協調初選機構的創辦人,還要是以「反DQ」、「反威權」作為競選口號的時候,其實馮檢基親身的說法已經赤裸裸地證實泛民主派陣營比共產黨更不堪。共產黨肆意釋法破壞香港法治、無理DQ立法會議員資格、國家主席習近平「修憲」取消任期限制固然可恥,但泛民這群狐朋狗黨玩弄「民主」二字,將泛民內各板槐曾經簽字作實、有白紙黑字為據的初選機制都有意欲推翻,反之以個人觀感、勝算隨意DQ一個初選參選人,甚至找來前立法會議員梁家傑做「姚松炎plan B」湊數 (註5)。如此說來,泛民陣營比共產黨更懂得DQ不合心意的人,只要心目中不合符泛民支持者的形象、認為對方「不顧民主派大局」,或者對方勝算甚低,已經能將最基本的民主原則徹底背棄,所以泛民陣營骨子裡那份輸打嬴要的扭曲心態比共產黨有過之而無不及。
縱觀整場由泛民陣營牽頭的初選鬧劇,馮檢基面對著泛民內部排山倒海的人身攻擊、抹黑,多次被攻擊為「永續參選」、「政壇李克勤」、「足球中場論」。另一方面,馮親身安排旅遊巴接送市民投票,更被嘲諷為「提供蛇齋餅粽」,初選論壇上發言時被多次報以噓聲、留下一大堆謾罵惡毒留言及「憤怒」表情符號等等 (註6、7)。後來,當姚松炎勝出初選之後,泛民支持者之前種種對馮的攻擊竟然全無向對方道歉之意,彷如不提等於無發生過一樣,然後鄭宇碩一句「朋友身份交流資訊」將責任推得一乾二淨,繼續以「反DQ」、「反威權」欺瞞廣大市民。泛民主派及其支持者自毀道德高地,將馮檢基視作如衛生巾一樣用完即棄,共產黨豈會不掩著半邊嘴巴偷笑?
「全取四席」變成「只取二席」,泛民陣營非但無反省己身,還四處挑撥火頭,將敗選責任歸咎主張投白票、不投票,或者「焦土」(註8) 的人身上。泛民支持者到如今仍宿醉未醒,以為怪罪其他人因而可以為泛民主派議會表現的不堪「背書」,但更值得令人關注的是,特區政府及共產黨正磨拳擦掌推動《國歌法》立法的時候,這些月薪九萬多元一個月加上其他津貼的泛民代表究竟還剩下多少意志去抗衡惡法的通過?
《國歌法》之所以為惡法,簡而言之,就是獨裁者共產黨利用冠冕堂皇的藉口例如「尊重國歌」、「維護國家尊嚴」施行嚴刑竣法務求迫令人民在思想上、言論上臣服於共產黨絕對權威之下 (註9)。廣義而言,特區政府和共產黨將國歌打造成偶像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甚至勒令本地中小學生從小要跟隨當局的主旋律看待中國,那些所謂「認識國歌歷史及背景」、「尊重國家及應有之義」的說辭只是亮麗幌子。歷史不會因為當權者而改寫的,《義勇軍進行曲》填詞人田漢下場非常悲慘,上世紀七十年代文革時期他被批鬥和囚禁至死,死前多次被紅衛兵毆打、迫飲尿,他的兒子甚至撰寫大字報批鬥他,當他死後連真名都不能示人。
一個將國歌填詞人批鬥至死的國家,去到今天一班特區政府的官員及議員如特首林鄭月娥、張建宗、李慧琼之流端起一副主子嘴臉大聲疾呼要保障國家尊嚴。另一方面,共產黨為了國家「尊嚴」,可以將所有網上批判國家主席習近平「修憲」取消任期限制的字眼通通過濾掉,今時今日的中國共產黨對於人民的虛怯程度已去到如入無人之境。人民為何應該要保障國家的尊嚴? 愛國情操為何要用律法規限? 這些問題,確實無任何官員代表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
有見及此,泛民主派既然多次說到要議會抗爭,理論上要從根本層面反對《國歌法》的立法,不能再與共產黨玩文字遊戲,糾纏法例裡何謂「貶損」、「侮辱」的定義。可惜,號稱「議會關鍵一席」的公民黨議員楊岳橋卻在一個電台節目只指出「條文不應有模糊之處」(註10),但全無談及反對立法的立場,反之他樂於向共產黨「談道理」乞求對方表達清楚法律上不清之處。當然,他絕不敢重提上年十月份回應「球迷噓國歌」事件時激烈反《國歌法》的說法 (註11),說到底這位「議會關鍵一席」仍擺脫不了「共產黨是說道理」的既定錯誤觀念。
「議會關鍵一席」之邏輯非常簡單,只要特區政府和共產黨清晣寫下《國歌法》懲治標準、「篡改、歪曲和貶損」之定義,甚至解釋何謂不尊重國歌,這條惡法等於可以通過限制言論及思想自由。如果將這種說法套落去將來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的話,特區政府和共產黨若寫明清楚什麼是「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竊取國家機密」的話,楊岳橋是不介意直接被共產黨「強姦」。
泛民主派的頭目人物莫乃光在上年立法會通過《修改議事規則》後,豪情壯語地向傳媒說出「民主派沒有輸,要建制派百倍奉還」,「議會關鍵一席」甚至表明要以三月份立法會補選結果「把保皇黨摑到口腫面腫」(註12)。事過境遷,應對著《國歌法》急速壓境的事實,泛民主派陣營未打議會硬仗之時率先投降,退化到只敢要求特區政府說清楚法律定義,甚至都沒有表明有行動阻止惡法通過。另一邊廂,泛民支持者卻繼續散佈要「嬴回四席」、「重奪立法會否決權」的信息,而剛過去的立法會補選的結果清楚指出究竟是哪一方才是被打到口腫面腫。至於所謂「百倍奉還」一說,只要心水清的港人一查泛民議員的投票、出席紀錄,就會知道這句口號並沒有任何說服力。
如果用聖經說法去解釋的話,泛民陣營最大的問題就是只看到其他人眼中的刺,但看不清自己眼中的樑木 (太7:3)。即是說,他們四處指斥建制派做了立法會舉手機器、投票出賣港人利益等,然而對於尸位素餐、甘心向共產黨搖尾乞憐的泛民議員,這些泛民支持者只會輕輕帶過,甚至縱容此類劣質政客把缺席會議和投錯票當作必然。
香港政治最大的悲哀是,選民過了選舉後對於那些議員在議會內表現置若罔聞,直到臨近下一次選舉的時候才如夢初醒聽從那些網上KOL的口號投票。筆者實在無需再重覆今屆會期裡因為泛民議員缺席投票或者投錯票導致反勝為敗,令議會監察權拱手相讓的可怕例子。泛民主派議員的不濟表現,某程度上是支持者所默許,前者知道選民記憶很短暫,於是只要還掛著「民主派」牌頭,後者基本上會繼續排隊入票站投其信任一票,「關鍵一席」成為欺世盜名之輩並非毫無原因。
民主黨昨晚舉行黨慶晚宴,席間特首林鄭月娥非常豪爽,趁著黨內元老李華明高歌一曲之時,即場捐出三萬元聊表支持,民主黨主席胡志偉認為政府官員出席黨慶是「應有之義」。若將近日泛民對《國歌法》的曖昧態度對比,泛民基本上將自己所穿之底褲除下一半,距離將底褲送給共產黨的日子還會遠嗎?
Facebook : 門徒媒體
Instagram: 門徒媒體
Twitter : 門徒媒體
YouTube : 門徒頻道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