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徒小隊在炎熱的7月一如以往出隊,今晚有兩位探訪前輩陪同,實在獲益匪淺。兩位前輩接近10年探訪經驗,以往主要是在深水埗區探訪。後來深水埗有不少有心人去探訪,所以轉在港島區探訪。前輩表示,港島每區都有無家者,中環IFC地下都有。他們目前深夜才會出隊探訪,因為不少「麥難民」(晚上睡在24小時麥當勞)白天都有工作,他們不希望影響餐廳做生意,所以都是深夜,趁餐廳沒有人才去。
(門徒事工急需事奉人手,閱讀下文前,煩請先進入,登記您可以事奉的崗位,多謝合作!)
門徒小隊第一站探訪北角糖水道天橋,上天橋第一個床位是洪仔,他只有一個開放的床位,沒有帳幕。以往我們一直都未曾見過他。他因為生病食了藥,才會如此早回來休息,平日因為要工作,幾乎都不會晚上10點前回到。洪仔還告訴我們,睡他隔離床位的老友返了大陸,已經很久沒有回來。洪仔前面有個沒有帳幕的床位,睡了一位中年叔叔,再前面有4個帳幕,其中2個帳幕是住了女士。
下一站是炮台山站天橋底,這裡共有5位露宿者,我們遇見其中2位,分別是南哥、昌哥。昌哥已經在這裡很多年,他以回收紙皮維生。
第三站天后巴士站,長住有4位露宿者,再加2位不定期在這裡住。我們探訪了3位,最健談的是堅伯,他說稱呼強伯也可以。他收到我們的禮物時說了一句:「感謝主!」另外2位明顯非常疲倦,我們不好意思打攪他們,放下禮物說下次見。
第四站跑馬地黃泥涌隧道,這裡住了接近20位露宿者。我們和朱仔及耀哥交談幾句,得知他們2人是由北角糖水道天橋搬過來的。耀哥迷迷糊糊詢問時間,腿上還插著針筒。
第五站黃竹坑香港仔運動場天橋底,這裡住了2位露宿者,我們遇上了明哥,大家交換了名稱。
最後一站香港仔南寧街休憩處,這裡住了一位名叫福伯的70多歲老人家。他之前和別人口角,被打穿頭,剛剛出院幾日。
感謝神!透過探訪前輩的帶領,我們門徒小隊可以把祝福帶給更多的港島露宿者。前輩臨別前表示,如果我們可以有時間繼續探訪,他們會分配時間及精力去探訪麥難民及劏房戶。
每次探訪雖然會很疲倦,特別是酷熱的夏天;但看見這些無家者的謙卑及知足,感覺收穫比付出多。這次的探訪,個人最感恩的是:出發去探訪前,先去父親家探望,告別父親時,說我要去探訪露宿者,他聽見後露出罕見的笑容說:「做得好!」充分感受到何謂施比受更為有福!未出發就先得到祝福。感恩!
「門徒小隊」下次出隊希望有你同行,我們需要人手和資源支持,才可以繼續這項事工。
Facebook : 門徒媒體
Instagram : 門徒媒體
Twitter : 門徒媒體
YouTube : 門徒頻道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