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電台節目「視點31」(下稱「節目」)邀請了公教教研中心總幹事徐錦堯神父和中大崇基神學院院長邢福增教授對談,交流大家對最近簽訂的中梵協議的看法。在節目中,徐錦堯神父較為詳盡和完整的表達了他如何看教會和中國政府的關係,和他如何看中梵協議後天主教會未來的發展。
(門徒事工急需事奉人手,閱讀下文前,煩請先進入,登記您可以事奉的崗位,多謝合作!)
徐神父的論點和基督教界某些領袖如梁燕城博士等人的論點非常相近,不少教內信徒也非常認同有關看法,但其實有關論點充滿謬誤,而且有違基督信仰,所以我盼望透過此文逐點澄清和反駁。
徐神父在節目中強調,教會若要建立和中國政府的關係,首先要放棄反共的態度。他說:「你不放棄反共,中國政府如何能與你對話?…有教徒要消烕國家,那國家怎會接受你?」徐神父認為,若要合作雙贏,則雙方都要行一步,而很多教徒應先摒棄黑白分明,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看法。
徐神父十分反對信徒敵視國家,他帶點氣憤的說:「對一些(反共)基督徒來說,忠於國家就全是錯的,加入愛國會的便落地獄!」他又問邢院長看不看到佔中運動的主要領袖大部份都是基督徒,意思是太多基督徒高調地表達反對政府的態度。徐神父認為,教會不應該講述以上那些錯誤的道理,「不能說愛耶穌便不能愛國家!」他認為這樣的態度令教會和中國政府沒有對話的可能。徐神父甚至認為,不少基督徒要高舉十字架,但其實「十字架也是一種要戰勝世界的標誌!」所以惹來中國政府的不滿和反擊。
徐神父的建議,是教會領袖和信徒應堅持和實踐愛國,天主教徒應成為良善公民,建設國家,以更高標準服務人民。他確定的說:「愛國合乎信仰!」此外,徐神父又指中國文化和信仰沒有衝突,例如習近平幾年前曾在記念五四運動一次講話中,講述有關中國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那廿四個字,便全部是基於中國文化,而且沒有提及共產主義,所以信仰是可以和中國文化共融的。他進一步指出,教會應遵從中國文化中有關愛人的精神,那就是「愛人不親,反其仁!禮人不答,反其敬!」意思是當對方不親近你和有禮貌地回答你,我們便應先反省自己是否真的愛護和尊敬對方,而不是要對方先聽從自己。徐錦堯神父以自己的經歷作為見證,指他所以能走遍中國七十二個地區,又在國內印刷和發行了七百幾萬本書,卻沒有受到中國政府的阻撓,就是因為他能尊重而非攻擊對方。
總括來說,徐神父認為若教會希望能與中國政府建立良好關係,以至教會能繼續在中國進行傳教和牧靈工作,教會便應先放棄反共態度,和活出真誠愛國的精神。
我認為徐神父以上有關教會和中國政府關係的論點,有四個謬誤。
徐神父的第一個謬誤,是把國家民族和一個邪惡政權混為一談,沒有把兩者正確區分。事實上,每當徐神父在節目中談及「國家」或「中國」時,他指的其實是中共。問題是,當你以中共作為愛的對象時,你不是愛一個國家,你是愛一個政黨。聖經從來沒有教導我們愛一個政黨,更沒有吩咐上帝的子民盲目地順從一個政權。
也許有些人會視中共為今日中國的當權者,就如以色列王國時代的君王,他們之能掌權,背後有上帝的旨意,所以上帝的子民應順服。這種認為當權者必然有上帝旨意才能在位的觀點,一方面非常主觀和武斷,容易被當權者利用作為打壓人民的手段,另一方面這看法其實也沒有足夠的聖經基礎支持。但就算假設這種說法成立,聖經也從來沒有教導上帝的子民要對地上的當權者盲目順從,相反,整本聖經不斷強調惟有耶和華上帝才是全世界至高主宰,祂是那位廢王立王的上帝。所有地上的君王,都應服膺於至高上帝的權下,秉行公義,追求良善,而不能自高自大,獨斷獨行。
徐神父的第二個謬誤,是對愛國的錯誤理解。事實上,中共講的愛國,並不是指愛國家民族,而是指愛黨和忠於黨。習近平已清楚明確地在其治國十四條方略的第一條寫明:「(中國共產)黨要在一切工作上作領導」。這明顯就是要求人民作政黨崇拜、國家崇拜。我認為這種對平民百姓的所謂「愛國」要求,毫無疑問已超出基督信仰的底線,就是十誡的第一誡「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上帝」和第二誡「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近來不少三自教會已於各教堂放置偌大的國旗和領導人的畫像,當局又要求教牧人員所宣講的信息要配合中國社會主義價值觀,又要在崇拜時先唱國歌和表達對黨的效忠。在這樣的處境下,如果我們還要求信徒去真誠地「愛國」,我們還算是基督的教會嗎?這種愛國其實不就是愛黨嗎?
如果我們真心愛中國和愛中華民族,當我們回顧過去自中共掌權後六十九年的歷史時,我們怎能對中共的滔天惡行視而不見,怎能不嚴厲譴責當局的血腥暴行,並祈求上帝把這個惡貫滿盈的政權徹底毀滅,得著他當得的報應?當我們只講愛心又不帶批判地為這個殺人如麻、滿手血腥、以謊言立國、以謊言治國的政權背書時,我們如何對得起那些在大躍進、反右運動、文革、六四和眾多政治運動中被牽連殺害的數以千萬計同胞靈魂?
徐神父論點的第三個謬誤,是對愛的錯誤理解。聖經中所教導的愛,是建基於真理之上,而不是是非不分和只顧討好對方。使徒保羅便清楚教導說:「(愛是)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哥林多前書十三章六節),又說:「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羅馬書十二章九節)因為愛不是溺愛,愛中必有責備、提醒和管教,而不是黑白不分,是非顛倒。就如上帝即使深愛以色列民,也會因為他們的反叛悖逆而深感忿怒,並差派先知嚴加責備和提出嚴厲警告,甚至最後讓以色列民面對國破家亡、聖殿被毀之痛。至於耶穌基督,雖然祂一方面教導祂的門徒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馬太福音五章四十四節),但另一方面,祂也毫不留情的責備當時猶太人的長官和領袖,說他們是假冒為善的人,又明言他們都有禍了,因為他們一方面向上帝獻上十分之一,但「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可見耶穌即使愛猶太人的長官、領袖,也不會對他們的惡行視而不見。
徐神父的第四個謬誤,就是只從當權者角度看人民的不滿和反抗。當徐神父嚴詞批評很多基督徒高調反對中共施政時,為何他竟是從當權者的眼光看平民百姓的不滿和抗議,卻沒有看到普羅百姓所受到的壓榨和剝削?一位關愛人民的牧者,怎能把蟻民那微弱的反對聲音視為要推翻這個政權的敵對勢力,並贊同當權者要對這些蟻民窮追猛打?普通公民表達對當權者施政的不滿,卻被說成要以實際行動推翻整個中國政府,並合理化當局那些以言入罪打壓異見者的行動,這不就是「有強權沒公理」嗎?俗語說「殺雞焉用牛刀」,中共卻用坦克車衝鋒槍屠殺手無寸鐵的北京學生和市民,又把無數異見者監禁、殺害、逼瘋,甚至被自殺、被病死,為何徐神父對此卻不發一言?
最後,我想簡要地回應一下徐錦堯神父對中梵協議的看法。徐神父認為中梵協議是中梵關係的突破,是一個好的開始,因為當雙方開始對話後,將來彼此間的關係必會有進一步的發展。他認為在協議框架下,讓教宗和中共能合作,找到兩方面都接受的人成為主教。徐神父也表示他對教會未來的發展和中國的宗教自由感到樂觀。
徐神父的問題,在於他對中共管治的詭詐手段好像毫不在乎,以至樂觀得近乎天真。在節目中,邢福增教授已正確也指出,在中梵協議框架下,中共要確保在中國的天主教會是在其掌控之內,重點是中國天主教會要由「在關鍵時刻信得過」的主教統領,所以雖然教宗好像還有最終決定權,但其實主導權仍操控在中共手中。我在此只想對天主教會提出幾個疑問,就是(一)如果把候任主教提名權交給一個無神論政權,那還是教會嗎?為何一個無神論政權可以參與主教的提名?(二)若談到教會與中共政權的合作經驗,基督教三自教會過去六十多年的歷史是不歷歷在目嗎?三自會不是多年來都被中共嚴嚴操控嗎?地下教會雖然受到逼迫,但其發展不是充滿活力和見證嗎?(三)教會作為耶穌基督的身體,有上帝聖靈能力的充滿,我們還需要著緊一個無神論政權所賜予給教會在傳教和牧養上的方便,還以為與中共緊密合作教會才能順利發展嗎?
徐錦堯神父在節目中引用了《孟子離婁篇》其中兩句,提醒教會領袖應先反省自己對人的愛心和尊敬是否有不足。我認為反求諸己固然重要,但更要緊的是孟子其後引用詩經的那兩句,就是「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意思我們需要常常思念自己的行動是否合乎天理,這樣做才能為自己求得圓滿幸福。作為耶穌基督的教會,最應關注的絕對不是如何與邪惡的政權合作,讓教會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而是如何行在三一上帝的引導和旨意中,不怕逼迫和打壓,堅持與那些被剝削被捆綁失去自由的群眾同行,延續基督在世上的服侍和見證。惟有這樣的教會,才是真正反求諸己的教會。
作者:馬保羅牧師
(編按:原文題目「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與徐錦堯神父商榷」
Facebook : 門徒媒體
Instagram: 門徒媒體
Twitter : 門徒媒體
YouTube : 門徒頻道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