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信蒙福的傳道者—馬耀文先生

0
915


(此文為先父馬耀文先生安息禮拜述史內容之修訂版。父親本出身寒微,學歷不高,也沒有甚麼特別的恩賜才幹或工作上的成就,但因著他對上主一份單純的信靠,令他成了一位篤信蒙福的傳道者,他的一生成為很多人的祝福)

(門徒事工急需事奉人手,閱讀下文前,煩請先進入,登記您可以事奉的崗位,多謝合作!)

馬耀文先生,廣東潮陽人,生於1933年1月19日,出身自一個傳統潮州人家庭,家境貧寒。其父馬逸初,母柳淑卿。家有四兄弟,他排第二。父親於幼童時期隨父母由家鄉步行來港,並於香港接受教育。至初中階段,父親因家庭面對經濟困難而輟學,並隨家人進入紡織及製衣行業。數年後,父親開展了小規模的成衣貿易生意。

父親於青少年期在鄰居朋友介紹下參與尖沙嘴浸信會聚會(下稱尖浸),並決志信主,於1952年9月21日受浸。受浸後初期,父親對信仰不算投入,並非恆常出席教會聚會,但在受浸後兩年,在一次個人靜修時,卻經歷靈命更新。其後父親便非常重視與主的關係,看重靈修禱告等屬靈操練,並積極參與尖浸團契事奉。

父親於1963年7月28日與杜淑微女士結婚,婚後育有一子一女,長子保羅,次女家恩。惟父親於母親誕下妹妹後不久,因受生意夥伴詐騙,蒙受極大金錢損失,無奈下結束所有業務,並須償還債務。其後父親曾有一段失落迷惘的日子,轉換了不同的工作。至八十年代初,父親得到家人支持及鼓勵,與幾位親屬合資開辦及經營運輸公司,直至1991年才因患病退休。

父親於1990年11月中確診患上膀胱癌,蒙主憐憫和恩待,於12月上旬便能安排於瑪嘉烈醫院進行切除腫瘤手術。父親由發病到進行手術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主的看顧和恩典,因為無論在關懷、慰問、代禱、以至醫療安排上,都得到很多弟兄姊妹的支持幫助。不單如此,父親在手術後也奇妙地迅速康復。故此父親在康復後,非常樂於服侍主和為主作見證。

父親隨了非常重視個人的靈修禱告生活,也積極參與尖浸的教會祈禱會,和持續不斷地為教會復興禱告。在九十年代初,不少香港教會都有晨禱會,在清晨6時30分或7時正舉行。父親自癌病康復後,便經常出席位於銅鑼灣區和佐敦區其中兩間浸信會的晨禱會,並持續了兩至三年。

在1991年中,父親蒙主引領,開始參與尖沙嘴浸信會於離島坪洲開拓的植堂和外展服侍工作,並每週出席尖沙嘴浸信會坪洲福音堂的主日崇拜。當時他家住紅磡,但每個禮拜日也不怕長途跋涉,由紅磡到坪洲,為了敬拜主和事奉主。最終父親在坪洲福音堂事奉了約三年,曾關懷和照顧了不少坪洲街坊。即使父親後來到了我所牧養的堂會事奉,他仍有繼續關懷和探望坪洲的弟兄姊妹。

後來,父親知道我蒙牛頭角浸信會差遣,於1993年3月到了藍田區開荒植堂,建立一間新堂會—啟田浸信會(下稱啟浸),他便放下原來在坪洲福音堂的事奉工作,於1994年初來到啟浸,協助我做有關長者牧養關懷的工作。結果父親成了啟浸第一位長者小組的組長,並且一做便做了十五年,至2008年才辭退組長職務。

對我來說,由1994年到2008年,能有十五年時間,和父親一起服侍藍田區的長者,成為同工、拍擋,是莫大恩典和榮幸。事實上,啟浸的長者牧養工作,是由零開始,因為我們二十多位由牛頭角浸信會差派到藍田區植堂的弟兄姊妹,都是二十來歲到三十歲左右的在職青年,當中只有一位約六十歲算是年紀稍大的姊妹,但上帝卻讓我們這個以青年人為主的群體,開拓了一個長者牧區。

在1994年春,啟浸透過每月一次的街頭佈道,帶領了三位婆婆信主,她們都是藍田街坊。後來因著父親的協助,我們便成立了啟田浸信會第一個長者小組,父親擔任組長。其後這個小組便每個禮拜於其中一位婆婆家中(藍田舊村第7座)聚會,由父親講解聖經,幫助這班基層長者在靈命上成長。雖然這班長者大部份不識字,理解能力不高,一些在聚會中常打瞌睡,一些在聚會中會吵架鬥嘴,但父親從不介意,還是忠心殷勤地預備每次小組的信息,對一班組員循循善誘。除了小組聚會之外,父親還經常探望各組員,有時會為替組員買一些他們喜歡的小食或日用品。就在父親的牧養下,長者組的成員由最初三至四位,增長至高峰期的近二十位。後來父親又牧養和關顧了啟浸核心領袖們的十多位父母,讓他們得到關心和成長。在2001年至2007年,啟浸在平田邨耆康會馮堯敬夫人護理安老院開辦福樂頌團契,服侍已信主院友,及向其他院友傳福音,父親也承擔這個團契的帶領和牧養工作。藉著父親的牧養,福樂頌團契也由最初的六位長者發展至後來約二十位長者。

事實上,父親在啟浸任職組長的十五年間,關懷、牧養和建立的長者超過五十位。當中很多位都是由父親帶領信主,然後受浸,並持續參與聚會。到後來這些長者相繼患病離世,主懷安息,父親一直都與他們同行,關懷陪伴。我還記得其中一位長者曾婆婆,她可說孤苦伶仃,無依無靠,但經街坊介紹認識了啟浸,並出席我們的長者小組,並由父親帶領她信主和幫助她成長。曾婆婆經常向我父親和我申訴她的淒涼人生,我們常常安慰和鼓勵她。後來曾婆婆入住老人院,父親仍經常探望她。到了曾婆婆患病離世,父親和我幫助曾婆婆後事,在其出殯日只有我和父親及一位弟兄,陪伴曾婆婆走完人生最後路程。事實上,對很多藍田區長者來說,我父親不單是他們的組長或牧者,更是與他們關係密切的家人。我常常覺得父親在傳道和牧養上的影響力,絕不下於任何一位全職傳道人。

自父親於2008年辭退啟浸長者小組組長的工作後,他這十年也享受著退休生活,不單跟母親到處遊歷,先後遊覽澳洲、美國、加拿大、西班牙等國家,也曾和我一家五口及妹妹、妹夫等整個家庭一起到英國、越南河內、內地的青島和夏門、台灣的台中和宜蘭等不同地方遊玩。

父親與母親經歷了五十五年的婚姻,彼此非常恩愛,日常生活中經常出雙入對。父親特別感謝母親對他的細心關懷、照顧、陪伴。對父親來說,母親是天父賜給他的天使。父親對自己的晚年生活,常常表達感恩和感到滿足,常說一切也是天父上帝的恩典。

父親於今年初感到腸臟不適,並於4月確診患上大腸癌。其後於7月5日在聯合醫院進行了五個多小時切除腫瘤大手術。手術後,父親這半年來病情反覆,多次進出醫院。至11月16日入住浸信會醫院,期間父親獲醫護人員悉心照顧,最後三週雖未能進食和身體機能逐漸衰弱,但也沒有很大痛楚。至12月13日晚上九時零三分於浸信會醫院安祥地離世,主懷安息,離世時所有家人也陪伴在旁。

在我眼中,父親馬耀文先生是一位「篤信蒙福的傳道者」。父親曾多次強調,作為一個基督徒,最要緊的是「篤信」兩個字。所謂「篤信」,就是對耶穌基督的真誠信靠,不會三心兩意,不會多憂多疑。父親確是一個篤信主的人。因為父親篤信主,他成了一位「傳道者」、服侍者,終其一生,常常為他所信的主耶穌基督作見證,常常宣講聖經的話語,又常常以耶穌的愛心服侍人。最後,因著父親篤信主和他忠心委身地傳道牧養,他也成了一個特別「蒙福」的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中,父親的確經歷了很多上帝所賜的福氣,包括非常愛他和一直服侍他、照顧他,與他同行五十五年的太太;非常愛他的子女、媳婦、女婿;和非常愛錫他的三個孫兒。也許從人的角度看,父親是一個學歷不高、出身平凡、沒有什麼突出才幹的普通人,但我深信在上帝眼中,父親是一個篤信蒙福的傳道者。今日,他已打完美好的仗,跑完當跑的路,守住所信的道,不單安息在主懷中,也預備從主耶穌手上領受永恆的公義冠冕。

作者﹕馬保羅牧師

Facebook : 門徒媒體
Instagram: 門徒媒體
Twitter : 門徒媒體
YouTube : 門徒頻道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