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斌創辦的繖民網絡教會(UCC),罔顧疑問聲音,一意孤行將於本周日(17日)按牧朱幼成。最荒唐的是按牧典禮閉門憑票入場,不公開按牧團名單,拒絕媒體(《門徒媒體》)進場採訪的要求。按牧團是否有職無責?誰有資格按牧?受按者有何必備資格?按牧公認性何在?一旦按錯怎麼處理?善樂堂獨立調查發起人袁陳錦美師母,發表三千字長文,指出礙於地上的體制,信徒不能阻止任何人按牧和受按,然而基於信仰自由,可以公開表示在主裏是否公認當事人為牧師。
(門徒事工急需事奉人手,閱讀下文前,煩請先進入,登記您可以事奉的崗位,多謝合作!)
袁師母就繖民網絡教會(UCC)罔顧疑問聲音,一意孤行將於本周日(17日)按牧朱幼成一事,昨日於自己面書發表文章,文章不用標題由下列4句Hashtag作為開始:
#有人發聲因爲有人沉默
#有人沉默因爲有人發聲
#有人激烈因爲有人無表示
#有人無表示因爲有人激烈
袁師母以一年前與一位牧師之交談作為文章開始,談話問到那位牧師為甚麼自己剛被人按立,便急於按牧別人?對方回答:「因為基督徒很喜歡聽牧師話。」言簡意賅地帶出了那位牧師的與別不同。接著就是客觀例舉那位自詡“牧俠”近年所作所為,如運用有限公司法趕走創會牧師,不接受任何人調解堂會(善樂堂)與創會牧師的糾紛,並且開除創會牧師會籍等。接著便例舉被按牧人的人格及專長。
內文特別提到香港基督教不同堂會或宗派之間,各家自掃門前雪,彼此戶不過問或干預“別人”的會內事。過去八個月以來,按牧及善樂堂件事幾乎沒有香港牧師公開詳細發表意見或聲明,大家都不公開回應或干預職權範圍外的事。
袁師母文章內也提到「按牧團有責任親自考核受按者,聆聽信眾的意願,並且在按立後跟進及監管受按者是否稱職。」師母擔心:「按錯牧師,所有惡果必然由信徒承受,一發難以收拾,傷害教會尤其深遠。」
師母認為目前平信徒就這次私下按牧所表達的激烈回應,是對「無王管」式的按牧及牧師的吶喊和號角聲。「信徒現在對是次按牧所發出無效及被譽為激烈的回應都不只是向本週日堅持私了按牧的人作出回應,他們看見「過咗河就神仙」,按立禮一過,基督教又多添一位「無王管」不適合為牧師的牧師。他們所作的回應同樣是向全港牧會的牧者發出聲音:你們沒有聲音,所以我們發聲;他們向一七年十月八日按立陳龍斌的按牧團發聲:你們沒有聲音,所以我們發聲。同時,他們也向全港教會,特別是獨立小型教會發出無權無勢的吶喊和號角聲:勿亂按牧,勿私了按牧,勿不跟進及監管牧師。最後,這一小撮人也是向香港社會發出清楚的聲明:目前本港發生了多宗牧師醜聞,而基督教是沒有統一按牧制度,的確容易出現「過咗河就神仙」、「無王管」式的按牧及牧師,但我們基督徒仍然努力處理,並且不認同是次的按立。」
文章最後提出以下四點:
一)受按立的人在一遍批評和反對聲音中被按立,實在為此感到傷感、同情和無奈。
二)基督徒與基督徒相處,最重要的不是誰對誰錯,誰勝誰負,誰大誰小,誰得誰失,而是誰愛誰不愛。愛就是以基督的心為心:放下自己,卑微自己,順服上帝至自己不該死也甘心死。凡存心與人相愛的信徒必定因至死順服上帝而彼此順服。
教會若失去彼此因愛而順服和合一,互相聽從,一切都是強調我行我素,獨行獨斷,唯我至聖,那麼教會無論成功舉行甚麼聚會,無論聚會人數有多少,教會仍然未能是基督捨己的見證群體。
教會的主旨是見證順服至死的基督「捨己」,基督徒也實實在在「捨己」順服,而不是成功爭奪教會的公司管理權及自己成功做到牧師。
教會的標記、牧師的標記、基督徒的標記是捨己順服。
三)礙於地上的體制,我們不能阻止任何人按牧和受按,然而基於信仰自由,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公開表示我們在主裏是否公認當事人為牧師。例如:「一八年十月廿一日後本人經過多番思量及觀察,直至目前,深表遺憾,本人未能承認陳龍斌先生為我信仰中的牧師。主要是他不是一位和好福音的使者,他主張教會以公司法開除創會牧師會籍,又把善樂堂及UCC帶領成與其他基督的信眾敵我分明。」
四)祈盼香港牧會牧師多為此事發聲,引領群羊。
袁師母文章原文。
Facebook : 門徒媒體
Instagram: 門徒媒體
Twitter : 門徒媒體
YouTube : 門徒頻道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