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魔鬼校長聯署挨轟提早結束

0
1992

一批聲稱「無政治立場」的教育界人士發起聯署,希望停止分化及對立,企圖將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林老師的事件降温。唯聯署發佈後被多方批評,公開僅3天,今天提早結束。

(門徒事工急需事奉人手,閱讀下文前,煩請先進入,登記您可以事奉的崗位,多謝合作!)

聯署信致各大傳媒友好及市民大眾,首先對跳樓的林老師離世表示哀痛。第二段用很多「如果」,表示這些事情不發生,也許林老師未必輕生。第三段指出事件不是一間學校裡所發生的事,「而是演變成整個社會聲討各個教育負責單位的不是」。聯署信最後兩段認為聲討造成對立和分化,呼籲停止分化及對立,並貼出聯署人的部分留言。整篇聯署讓人感覺他們欲為羅婉儀開脫。記者今天發現,聯署巳停止接受簽名。

「門徒媒體」訪問了在職小學老師對聯署信意見,老師回答:「我認為是一群包庇強權、為保護自己權力而作的聯署聲明!我簡直嗤之以鼻, 不屑一看!借名為教育有心人,其實最想分化的是他們! 真可笑!」

以下是部分聯署人的留言:
>「教育界近年的改革,實在令老師有透不過氣的壓力」
>「保記東記做法一樣,高層壓校長,校長壓老師,老師壓家長,家長壓學生,我地做教 育係希望小朋友學得開心,係真心喜歡小朋友的。但教育局政策鑊鑊新鮮鑊金,又教 改又新課程,又培訓又進修,既要評估學生,又要面對考績,做教育不是商業,我們 係做教育的。請兩間龍頭辦學團體放過我們」
>「不單政府,所以有香港人也需要認真審視現行的教育制度,需要看清不斷改革是否真 的讓學生受惠,是否正視教師面對的壓力,近年不單教師,學生校內自殺情況也出 現,如政府不正視,港人不正視,情況只會惡化下去」

據報導,羅婉儀疑因不堪壓力求診,被轉介去沙田醫院精神科,並可能已入住沙田醫院精神科病房,甚至有有「白卡」。

聯署連結顯示已經不再接受表單已不接受回應。

聯署原文及聯署人留言:

一群校長、教師及教育有心人對近日社會輿論及記者會的回應 – 分化及對立無助優化教育制度

致各大傳媒友好及市民大眾:
每條生命都是寶貴的,不論老師的、學生的、社會人士的亦如是。對於日前林老師不幸離世,我們深感哀痛,也希望事件從沒發生。第三段

如果有人在適當的時候施以援手、如果老師的工作壓力獲得正視、如果校長並沒有講過傳媒所報導的那些話、如果有更好的機制去解決學校面對的種種問題、如果校長所承受的責任和重擔也得到正視、如果沒有殺校縮班壓力、如果沒有排山倒海的教育新政策新方向新課程……還有很多很多如果,也許不幸事件便不會發生,也許也不會再發生。

然而,事件發生後的七天裡,已不再是一間學校裡所發生的事,而是演變成整個社會聲討各個教育負責單位的不是,這實在是我們一眾滿懷理想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始料不及和甚感心痛的。

難道教育界就只有不稱職的教師和校長嗎?大家披星戴月地上班,披星戴月地下班,捱得身體出毛病,犧牲與家人和朋友相處的時間,難道就只是為求三餐一宿和玩弄辦公室政治嗎?我們都知道事實並不是這樣的,身為校長,我們都希望能扮演好教育領導的角色,讓老師能有良好的工作環境;身為教師,我們都希望盡責地教育下一代,好讓他們能為未來社會和人類福祉作出貢獻!

很遺憾,我們並沒有看見社會上的教育團體帶領我們向前走。反而看見的是一種聲討文化、怪罪文化、搏取掌聲的文化。這些文化造成教育界的對立和分化,最終得益的又會是誰呢?

在此,我們呼籲,停止分化及對立局面,讓我們一同緊守崗位,一同繼續為教育事業出力。

發起人
一群無政治立場,只談教育的教育界僕人
(稍後會將聯署按大家具名或匿名意願轉各大傳媒,以作表態)

聯署人留言:
Day 1
• 責罵與聲討解決不了問題!
• 支持再支持
• 聲討文化、怪罪文化、搏取掌聲的文化對社會有害無益。
• 希望傳媒停止妖魔化校長,用持平態度報導,校長也是人,没完沒了的逼迫,是否要 當事人以死謝過才收手。
• 欣賞發起人對教育的初心和對專業的尊重!
• 齊心為下一代做好榜樣
• 先幫助她的家人。
• 支援有需要的學校和人員。
• 教育界仍有許多有教育抱負,盡心盡力的好校長。
• 不希望把老師、校長角色和辦學團體推到互不信任的對立面。
• 校長有責任帶領學校提供優質教育, 亦要維持教職員的專業表現, 大家都是為下一代 工作及貢獻, 一些偏激的言論無助事 件, 希望作為第三權的同工, 亦要把持道德的責 任。
• 其實教育行業壓力很大,既要面對個別差異很大的學生,又要面對怪獸家長,部份教 學人員也未必跟得上教育改革。相信做教育行業的每一位都已盡力了,發生不幸的事 大家都心痛,但已無力去反映,去跟進。無奈。。。
• 缺德教育界人士只是少數,我們一起努力,用行動展示高尚的教育情操
• 大家停止就事件抽水,正面檢討學校制度。
• 大家彼此慰勉,發放正能量!
• 教育局和辦學團體的無形壓迫,迫使校長無奈地向下屬施壓,誰不想準時返工準時放 工,日日開開心心上班,開開心心回家。但學生沒有成績,收生不足,就會縮班殺 校,一班老師的飯碗又如何呢? 希望這份調查可以向公眾反映教育行業的壓力
• 非常同意聯署內容
• 教育界近年的改革,實在令老師有透不過氣的壓力
• 我們應該積極尋求改善改制,防止慘劇再次發生。我們要知道在教育界還有許多的有 心人在春風化雨,教養我們的孩子,成就我們的社會。
• 實事求事,多支持和鼓勵有需要的人,比不知就裏指責更好
• 保記東記做法一樣,高層壓校長,校長壓老師,老師壓家長,家長壓學生,我地做教 育係希望小朋友學得開心,係真心喜歡小朋友的。但教育局政策鑊鑊新鮮鑊金,又教 改又新課程,又培訓又進修,既要評估學生,又要面對考績,做教育不是商業,我們 係做教育的。請兩間龍頭辦學團體放過我們
• 傳媒和教協如此高調處理自殺個案, 有否考慮會鼓勵更多自覺受委屈的老師、學生、 校長或其他人士,用這種以死控訴的手法去表達訴求? 生命誠可貴, 輿論力量極為 巨大, 請各位本著良心發表
• 免費幼教 這邊QR 那邊EDB Audit
• 這些壓力從何來?
• QR 人員到校問老師有沒有OT
• 這個可笑的問題。。。
• EDB Audit到校翻箱倒櫃的抽查
• 真的寧願沒有免費幼教
• 辦學團體對校長施壓,校長無奈地對老師和學生施壓。其實校長的壓力也不少,有誰 去正視?
• 校長也只不過是老師一名,和每一名有理想的老師一樣,只希望確保學校的教育質 量,讓孩子健康地成長,為未來的人生作好準備。現在世界的發展速度是人類有史以 來從沒有過的,在5G的時代臨到門前的時候,我們教育界需要的,是團結一致,與時 並進,以身作則地鍛練孩子的 EQ 和AQ,迎接我們未知的嚴峻挑戰,實現自己的夢 想,為自己的人生畫出一道彩虹!
• 讓老師少做行政工作,專心教學
• 謝謝你們為教育界發聲,我們確實需要有挺身而出說公道話的聲音
• 保持冷靜,持平公正。
• 不公義的事情的確是發生了。但指責批評並不能長遠改善現有狀況。
• 不要以偏概全。
• 按不同情況正視需要改善嘅地方。

Day 2
• 不單政府,所以有香港人也需要認真審視現行的教育制度,需要看清不斷改革是否真 的讓學生受惠,是否正視教師面對的壓力,近年不單教師,學生校內自殺情況也出 現,如政府不正視,港人不正視,情況只會惡化下去
• See the positive side. Bring people’s attention to something cheerful and optimistic and good
• We need a fair atmosphere to investigate the matter and have some measure s to avoid tge tragedy happened again.
• 老師要背負的責任太多太多,為下一代齊心做好教育吧!
• 不單校長給予壓力,不少家長也給予老師超大壓力,甚至精神虐待???家長投訴老 師,學校即時處理,那老師的投訴呢?高層又何曾作出處理?昨天楊局長說老師有很多 投訴機制,對,有投訴機制,那老師投訴了,高層有否像處理家長投訴般即時處理, 有否重視?甚至老師能否對家長的不合理要求,更甚精神虐待作出投訴呢?
• 教育不是以挑撥仇恨來改善現有不完善之處。
• 傳媒不應以嘩眾取寵,壞校長死不足惜,但也有不少好校長值得敬重
• 其實校長副校主任老師都是人,人誰無過,要互相體諒,大家齊心,重新攜手建立關 愛的校園。
• 學生須要學習才能成長,而教育工作者同樣也需要繼續用心學習,才能專業地成長。 教育工作是需要用心經營,在關懷與鼓勵中成長的孩子,才懂得同理心,校長老師亦 如是。請相信我們這群教育工作者是專業的,認同務必停止分化及對立局面,認同讓 我們這群有心有力的教育工作者一同緊守崗位,一同繼續為教育事業出力。
• 平行各方面,減少行政工作
• 願大家活在制度下, 要懂得適時「放下」, 在保持教學質素和被問責的局面下, 校長 和前線工作者能兼愛非攻, 好來好去! 也不應怪責已逝者的伸冤, 因為做領袖的要有 大器的胸襟,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 希望當局關注教師(包括校長)的工作壓力和精神健康!另亦須建立正面和積極的教 界形象!加強新任校長的培訓及以師傅制形式關顧新任的校長,提升管理的質素!
• 不能一竹竿打船人
• 傳媒太以偏概全了
• 回應別用生命控訴-萍果daily 12/03/2019
非常同意曾先生所言「珍惜生命」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但亦請不要一竹杆打一船 人。正如文中提及「勾心鬥角、互相攻訐更是每天劇情。」哪一個機構沒有?在職場 上的每一個你和我都曾經歷,對嗎?遇到困難或考驗時,找人傾訴,與人分享,「辦 法總比問題多」。希望大家能關心身邊的每個人,互相發放更多正能量。感恩我的親 友陪我走過癌症第三期,明白因病厭世不是因為病魔而是心魔。只有愛才可戰勝心 魔。
• 大家要公平討論,不要動輒以死解決,這不單不能解決問題,還給學生帶來很壞的影 響,同様道理,是否學生跳樓,責任一定是任教的老師?是否真的求死不能?
• 小學女教師輕生事件已發生了超過一星期,外界一面倒指責校長權力過大,猶如「土皇帝」。面對校長尊嚴受踐踏、形象嚴重受損,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作為校長工會, 一直表現得漠不關心,無動於衷,沒有挺身而出為校長發聲。直至昨天,該會才發出 聲明, 卻言之無物,未能發揮應有角色為校長會員發聲。
• 更甚的是,今晚該會的會員大會,竟然邀請教協會長真情對話。事實上,張勇邦校長 身為該會主席,一向與教協過從甚密,未有履行應有責任。不禁令人質疑,究竟現時 資助小學校長會是否已成為教協的附屬?
• 希望社會各界人士能平心靜氣地探討事件真相,而不是火上加油
• 可否立法防止職場欺凌條例,不容許上司對下屬不公平的對待。
• 見到依家咁….十分心痛,為何會有團體想分化我地?我校同工都一樣諗法,教育界 不應團結一心嗎….?想知道有咩後續行動……如果有進一步行動,在能力範圍內 都願意配合……同工們加油!
• 向在前線的校長、老師致敬。
• 不少小學校長已對該會的軟弱無為十分不滿,不排除集體退會抗議。

Facebook : 門徒媒體
Instagram: 門徒媒體
Twitter : 門徒媒體
YouTube : 門徒頻道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