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委員會上月初以投「暗票」方式否決放寬海外醫生來港執業限制方案,引起社會關注。醫委會日前再開會改為記名表決, 經主席劉允怡投下決定性一票後,被視為政府屬意的港大醫學院鄧惠瓊方案勝出,意味著做滿3年及通過執業資格考試即免實習取得正式執照,當中支持政府方案的有基督教服務處中心主任、業外委員孔憲正。
(門徒事工急需事奉人手,閱讀下文前,煩請先進入,登記您可以事奉的崗位,多謝合作!)
醫務委員會全部32名委員出席討論放寬海外專科醫生來港執業的3個方案。3個方案分別由被視為政府屬意的港大醫學院教授鄧惠瓊提出、醫學會前會長蔡堅提出及代表病人組織的林志釉提出,三個方案都要求海外專科醫生以有限度註冊在醫管局、衞生署或大學醫學院工作三年。鄧惠瓊提出的方案建議在醫管局、衞生署或中大港大醫學院工作滿3年的海外專科醫生,通過執業試後就可豁免實習,不過該方案無規定要擔任臨牀或行政工作。至於醫學會前會長蔡堅方案內容提到,以有限度註冊受聘於醫管局、衞生署及兩間大學醫學院的海外專科醫生,整體工作至少3年,而當中18個月需由通過執業資格試後起計、做滿相當於公立醫院臨床經驗的服務,才可獲豁免實習取得正式執照。林志釉則提出,要求專科外援考獲本地執業試並以有限度註冊服務滿3年,其中最少3個月是「指定工作」,包括全職、兼職臨牀工作、教學及醫學研究。這次會議選用淘汰制及記名表決,在首輪投票林志釉方案只得一票被淘汰,第二輪投票兩個方案都獲16票,醫委會主席劉允怡投出關鍵的一票投令鄧惠瓊方案勝出。
前線醫生聯盟就醫務委員會「豁免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方案」投票結果發表聲明,指出「鄧惠瓊方案」容讓海外醫生,無需留在公立醫院工作,對於解決現時公營醫療系統超負荷問題無幫助。聲明又強調現行制度中有限度註冊亦已讓合資格醫生免試免實習,無需急速輸入海外醫生。
支持政府方案的,全數都是由政府委任的成員及病人組織選出,當中有基督教服務處中心主任、業外委員孔憲正。
Facebook : 門徒媒體
Instagram: 門徒媒體
Twitter : 門徒媒體
YouTube : 門徒頻道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