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之路與香港之路的基督宗教背景追溯

0
1015

 

已經經歷了兩個多月的動盪,回顧這個春夏之交和炎炎夏日,十多個星期以來,數百萬香港人在各種抗爭的集會中參與,至今還有不斷陸續發生的抗爭行動正在進行。筆者可以理解,在前線的示威者可能與和理非信徒的想法並未不一致,在每一次面對警方的鎮壓,前並非為求自保能全身而退,抗爭人士都是抱持着「不撤不散」留守至最後一刻。

(門徒事工急需事奉人手,閱讀下文前,煩請先進入,登記您可以事奉的崗位,多謝合作!)

筆者看重上星期香港示威者組成一個名為「香港之路」的活動,手牽手組成人鏈,在港鐵港島線、荃灣線和觀塘線多個港鐵站組成人鏈。除了計劃路線之外,也有市民在不同區域進行,也有人自發在香港的象徵獅子山上組成人鏈,勾劃出獅子山的山脊。話說在三十多年前的歐洲,人類歷史上最長的人鏈問世。「波羅的海之路」是在1989年8月23日發生。說起波羅的海,一般人可能不太熟悉。那裡坐落着三個小國,從南往北依次是:立陶宛、拉脫維亞及愛沙尼亞。

在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中,曾經有二百多萬人參與一場運動,和平表達要從蘇聯獨立建國的訴求。相距多年,今天這三個地區已是獨立的三個國家,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納粹德國秘密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波羅的海三國被蘇聯佔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不久,蘇聯就以波羅的海三國的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內部因為存在反蘇勢力為由,要求這三個國家成立親蘇政權,波羅的海三國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歷史就此奠定。

早在十三世紀,歐洲早已是基督宗教的天下。羅馬教廷處於黃金時代,東邊的拜占庭帝國,雖然在十三世紀初經歷君士坦丁堡淪陷,但因着傳教努力,使東正教在東歐的斯拉夫中心地帶中傳播,歐洲唯一被基督宗教遺忘的空白地帶,就是波羅的海沿岸地區,三國原住民傳統宗教都類似北歐原住民的原始多神論,泛靈宗教,類似日本神道教或韓國薩滿教,高山、流水、森林和大海中存在精靈,而除了精靈外,世界還由眾神明管理。波羅的海沿岸各個民族,在十三世紀初接受了基督宗教。近現代,立陶宛和部份拉脫加爾茨人信奉羅馬天主教,在蘇聯時代,天主教在立陶宛具有影響力;而部份愛莎尼亞、拉脫維亞及少部份西立陶宛人是信義宗的基督教徒,因此路德會的影響也很龐大;也有一小部份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人信仰東正教。除了基督徒外,現時部份地區還興起昔日的多神泛靈論信仰,但可惜經歷基督宗教的洗禮,已經失去文化連結。所以宗教原因也成為這個沿海地區的人民,反對俄羅斯化的導火線的因素之一。在七十年代,曾經有一萬五千多名天主教徒,向時任蘇聯共產黨總書記和時任聯合國秘書長聯署公開信,指摘蘇聯對基督信徒的迫害。

波羅的海三國,尤其是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和北歐不同國家的基督宗教歷史背景,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三國的民族所向。反抗迫害與爭取自由的呼聲越來越高,在基督宗教的影響下,波羅的海三國中的民主運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許處身那樣的地理位置,註定就是這樣的歷史命運吧,時也命也,很多也是無可奈何的。反觀今天的香港基督教會,又是誰主浮沉?沒有人知道這個局面何時了結,但必有結束的一天,請讀者相信,上帝是狂雨中的安慰引領者,上主一直同在,但願最終彼此必得以見證祂的榮光。

近日,一位譚氏傳道人隻身阻擋警察和被毆打的圖畫實在令人悲傷,在過去的數個月,筆者相信很多牧師傳道人和基督徒已經作出了最大的見證,經歷了一幅又一幅香港基督教歷史上的圖畫;波羅的海三國基督徒因着他們信仰的教導,而選擇了政治立場,雖然這份價值,並非他們的原生宗教但願在信仰價值的漩渦?,無論是過去多個月,香港教會和教牧同工所作出的角色,還是基督徒勇敢的表達,最終都能從中追溯到一條完美的香港之路,筆者相信永生上帝的聖子耶穌基督,會把讀者的心帶入祂的愛中,獅子山下守護彼此。上主的盼望從來都是在絕望中證明主的能力。

作者:梁君培牧師

Facebook : 門徒媒體
Instagram: 門徒媒體
Twitter : 門徒媒體
YouTube : 門徒頻道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