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近日流傳一篇署名「慎思明辨小組」威脅教會不要開放及收留抗爭者的文章,列出三條刑事法例,認為收容抗爭者違法,並提出「十大反思」向牧者施壓要拒絶接待抗爭者。轉載該則恐嚇訊息的網站包括懲教署基督教愛羣團契FB專頁 (AgapeFellowship Csd),「基督教版港人講地」與主偕行專頁《真道行》節目更以聲音演譯,被信徒一面倒狠批。
(門徒事工急需事奉人手,閱讀下文前,煩請先進入,登記您可以事奉的崗位,多謝合作!)
該則文章無註明真實姓名、所屬教會,開首先恫嚇教會領導層,指出收容抗爭者可能已違法,「尊敬的香港各教會牧者,長老,執事,理事,董事們:若閣下決定開放教堂物業給違法示威者進入教堂內休息,飲食,換衫,儲藏違法示威者携來之物品或安排車輛接送他們,你們可能已涉疑觸犯了香港刑事法例…」。其後列出香港三條刑事法例,包括犯下「協助窩藏疑犯」(第221章《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91條:隱瞞罪行)、「協助罪犯」(第221章《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90條:協助罪犯)及「管有攻擊性武器」(第228章《簡易程序治罪條例》第17條:有意圖而管有攻擊性武器)三罪。然後,文章提出「十大反思」向教牧領袖施壓,包括:1、「教會的確是要接待所有有需要的人,但更要他們悔改接受基督的救恩」;2、「基督接納行淫時被拿的婦人,『雖不定她的罪,也叫她從此不犯罪』,要求教會勸戒抗爭者自首;3、「明知違法示威者涉及違法行為仍收留他們,就難免有窩藏罪犯之嫌。」;4、「教堂大開中門,並非為了招攬丶窩藏與及協助罪犯,而是引領人歸主,加入教會。」;5、「即或那人悔過信主,所犯的若涉及刑事案件,教會仍不能私下了斷,仍需交由執法機構按當地法律處理。」;6、「接納關愛罪人,與其同行,並不表示認同其罪惡或不法之事。」;7、「教會不應包庇.支缓.協助任何罪惡或不法之事。」;8、「教會.牧者和弟兄姊妹要拿起基本道德良知,堅定不移地反對所有暴力.破壞等不法之事.不為其說項和助陣。」;9、「教會和牧者斷不應稱那些仍然於四處施行暴力,惡意破壞,隨意縱火與及進行各類不法之事者為所謂義士。」及10、「牧者應堅定地在講台上宣講永生上帝之道,而非宣揚其政見或作出政治評論」。
建制報章《文匯報》早前一連多天,大肆抹黑、狙擊反暴政惡法抗爭期間開放堂會給抗爭者休息的教會,包括宣道會天頌幼兒學校、黃大仙天主教小學內的聖雲先小堂、宣道會海濱堂等。中大崇基神學院院長邢福增已清楚指出,「教會休息站」出發點乃看到社區有實質需要,實踐「接待客旅」的精神。不過,《文匯報》仍繼續渲染污衊開放堂會的教會。
懲教署基督教愛羣團契FB專頁 (AgapeFellowship Csd) 其後轉載該則文章,由「基督教版港人講地」與主偕行專頁《真道行》節目由一位美國華人基督徒Rebecca聲音演譯讀出。在「基督教聖經和神學討論群」FB專頁中,信徒留言狠批:「唔識香港法律,亂咁引用及解錯例。巿民不是疑犯,疑犯不是罪犯。」、「其實我也請這個慎思明辨小組先行自己反思,就發起反思的第一點,已出現有問題的福音觀。請先自省有沒有宣揚偏窄了的信仰以為正宗教訓人。」與「教會於世的角色並不是未審先判。開放教會讓人休息祈禱,有罪可言? 教會無從得知該人來教會前曾做過甚麽,難到要查家宅證明清白才能進教會?再者教會從來都是罪人聚集的地方,請慎思明辨小組不要自以為義。」
相關報導:
聖雲先小堂休息站遭留難 邢福增:開放堂會實踐接待客旅精神
(歡迎轉載報導,請註明出自基督教媒體《門徒媒體》)
Facebook : 門徒媒體
Instagram: 門徒媒體
Twitter : 門徒媒體
YouTube : 門徒頻道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