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幾乎人類所有文明都有穿着衣物的文化,不同衣飾具有社會性的理由。男性筆直的黑色西裝,簡樸的白色恤衫和領呔;女性臉上的化妝,黑西裙與高跟鞋,這是職場人士的標準服飾與部分職場要求。一些特定行業人士,會存在特定衣服,軍事或制服團體人士亦會存在制服,就讀中學和小學的學生,要穿上校服。以上服飾,代表着個人的特定身份和社會認受性,無論職場人士還是學生的共通點,對於社會的貢獻,整齊的服飾,象徵着一般性的公式標準和社會的認受性。
(門徒事工急需事奉人手,閱讀下文前,煩請先進入,登記您可以事奉的崗位,多謝合作!)
在很多宗教信仰中,宗教團體或根據該宗教的傳統,會對神職人員的日常服飾,存在硬性或一定程度的規定,從神職的階級,服飾的顏色和設計可能存在相差;在教團制度的管理下,大部份服飾的規範,是與其教義連結。
羅馬領是基督教教牧衣著的一部分,其真正起源無法考究,相傳來自古羅馬或其它民族的民族服裝,約十六世紀開始,被羅馬天主教廣泛使用於教區神職人員穿着的常服(cassock)中,基督教不同宗派亦有仿效。現時這種恤衫的設計,由蘇格蘭長老會牧師唐納德·麥克勞德(Donald Mcleod)於1865年發明,經過歷史的演變,現今為特殊立領衫上,可拆式以塑膠製成的短白色領或全系式整圈的白色領。這是普世牧師的代表性服裝之一。
這是筆者在日常生活中,出席基督教內外或相關需要表明身份時的服飾。與社會人同樣的恤衫,但顏色的差異和領口位置的不同,其背後的意義,代表着教牧的生活模式和價值觀,與社會制度的不相同,但是牧師卻不同於天主教或東正教神父等,其他基督宗教的聖職者,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指出,所有基督徒都是屬於基督的身體,神職人員與平信徒沒有分別,因此信徒皆祭司,和非聖俗二分的教牧同工,同時亦是社會的一份子。從筆者的反省和覺悟,佩戴此領圈,正是提醒着自己,要以如何的態度看待牧職,無論堂會以內的事奉,還是回應世情進入社會,要承擔的正正是與一般信徒不同的職分和功能。
羅馬領衫的黑色代表不完全和罪惡,這傳統來自昔日的修道院制度,象徵了甘願與世俗隔離;白色的領口提醒着,作為教牧自身的言語和上主的約束,傳道人的口,要傳講上帝的話語。羅馬衫也代表了牧師的位份,象徵了教牧的權柄、使命、資格和責任。這不是教會權力遊戲的玩物,強調神學人階層的自高自大,個人覺得也不稱得上為制服,教牧不應該把聖職專業化,存在上下班的概念。因此,這件衣飾的首位是牧師自己要有委身成為基督僕人的態度,如同它的化名「狗圈項」,是屬於教牧同工對自己身份的表達和回應,如此一來才會更顯出其屬靈意義。身處大時代,一個簡單的塑膠白色領,同時是對抗各種挑戰的抗爭工具,必須提醒教牧,對主耶穌基督的委身和呼召,亦同時提醒着基督徒和社會各界人士要給予教牧應有的尊重。
作為一名衣着樸素的人,筆者沒有多餘的衣服,這亦並非自己選擇的衣服,而是接受按立時教會為筆者所選擇的服裝,這是作為領受使徒統緒繼承者的終身印證,是傳遞牧職內在精神恩典的一種外在形式,雖然它帶來的苦痛遠大於喜樂,但筆者很樂意和驕傲一生穿上這套牧師的裝束;宣講聖道,施行聖禮。每當戴上羅馬領,表達了自己對基督信仰的忠誠並獻身給元首大牧人,承擔受苦與焚而不毀的信仰;象徵着效法基督,背負十架牧養群羊,求主助我,阿們!
謹祝各位牧師,牧師節(Pastor Appreciation Day)快樂。
作者:梁君培牧師
編註:每年10月第二個主日,為美國倡導設立的牧師節,今年為10月13日
Facebook : 門徒媒體
Instagram: 門徒媒體
Twitter : 門徒媒體
YouTube : 門徒頻道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