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Be Water.在隱藏中看待港澳教會的終極打算

0
1101

香港和澳門地區分別由英國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轉變為大陸的「特別行政區」,轉眼間已經過了一段時間。在香港,本土主義興起和自治意識不斷上升,大部份人對政府和中國大陸的信任程度每況愈下,現時更觸發了一場香港歷史上最大型的政治運動。在筆者出身的澳門,政治環境比較簡單,與香港情況完全相反,除了因為親大陸勢力已經主導社會以外,民主派亦不具備組織動員的能力。但無論如何,在經歷了是次政治運動和中國大陸目前的宗教狀態的現實下,根據現時的政治發展,必須反思基督宗教被取替的假想狀態。

(門徒事工急需事奉人手,閱讀下文前,煩請先進入,登記您可以事奉的崗位,多謝合作!)

世界時局、大陸及港澳地區正在經歷急劇的變化,雖然未來並非在人的掌握中,讀者是基督徒的話,會深信上帝的全能性、萬有和掌管。但作為信徒的反思和仰望,港澳地區的基督教會產生什麼的變化和環境?這是無數社會人士和非信徒和信徒對筆者查詢的問題⋯⋯

在香港政權移交前,曾有部份教會預計進行小組形式聚會和家庭崇拜,令教會和基督教信仰的傳承,能在不公開的情況下繼續運作。今天,根據目前中國大陸的政治狀態和香港建制教會的政治立場,相關的模式、教義和神學的分歧,或其它創新的想法,再次浮現於很多教牧和基督徒的眼前。因此,明辨港澳教會的現時狀態,理解基督教在本土的身份、使命和角色,思考自身作為基督徒的處境,想像未來對於現時的各種選擇,為具有意義和重要性。

筆者想起自己認識一位日本的年輕弟兄,他曾與筆者一同唱頌不知名語言的聖詩,並在胸前劃十字聖號祈禱,其在日本長崎家中的聖壇,擺放着融合佛教和神道教的物品,根據傳統,他所理解的基督宗教教義和信仰模式,亦夾雜着日本佛教和神道教思想,特別是祖先崇拜。這位弟兄並非一位讀者能理解的羅馬天主教或基督教的信徒,他和他的家族是日本少數「隱藏基督徒」的後裔。羅馬天主教1549年天文時代傳入日本,在1614年被幕府政權禁教並宣佈天主教非法組織。這段時間正逢日本實施鎖國政策,神職人員和信徒遭到殘忍殺害,其中踏繪也是這段時間所發明與使用。信徒在殉道和隱藏之間必須作出選擇,隱藏的他們表面上加入佛教,將天主教的教義代代相傳。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的信仰也與日本本土的佛教與神道教發生了融合,衍生出獨特的文化。直到明治維新基督宗教被合法化後,他們才公開了自己的身份。一些隱匿基督徒選擇了回歸天主教,也有一小部分隱藏基督徒選擇堅持已融合日本本土宗教的舊有信仰,當然今天日本已經宗教自由,可以自由信仰基督宗教,但他們仍然繼續維持祖宗用盡一切所保護並流傳下來的傳統,直到今天仍然存在。伴隨着早前教宗方濟各訪問日本,他們亦再度被關注起來。

筆者者所深深體會和反思的,在於這些基督徒的信仰體系如何在嚴苛的社會局面中作持守、改變和傳揚。昔日,信徒深夜在森林中、神社或佛寺聚會,即使不會拉丁文原文也繼續把相關的聖誦唱誦;由於平信徒不能主持大部分聖禮,禮儀也得到了相關的轉化,如彌撒的面餅和葡萄酒被米飯和酒替代;將玫瑰念珠和十字架收藏起來,信徒領袖偷偷給嬰兒受洗,畫像中的耶穌基督和聖母穿上和服,表面上的佛像,但後方或內部隱藏着十字架;觀音手持嬰孩的形象下的小十字架,也暗示這些造像的真實身份⋯⋯

今天的香港,在政治事件中使基督信仰實踐和詮釋存在巨大差異,筆者無法先知預言港澳教會未來還會發展和衍生出怎樣的處境及本土神學。港澳教會背景宗派林立,基督教建立了許多的堂會、慈善機構、醫療設施、教育團體等龐大的社會參與性。一般信徒面對現實普遍存在恐懼心態,因為社會環境改變使華人教會多年以來「建立堂會,信徒倍增」的神話完全破滅。

基督教其哲學性超然於一些必須性的儀式或物品,但願就讓其精神價值透過一些特定方式繼續維持。筆者參訪和接觸不少宗教團體,他們在宗教所建立的國家地區以外也建立宗教設施和傳教,部份宗教團體包括香港什至中國大陸,在異文化或不符合該地區法律的環境中,就是一個普通的辦公室或宿舍改建,設置聖壇維持宗教儀式,公開或秘密組織教徒聚會。筆者更認識宗教人士,由於身處的地方沒有該宗教的團體或設施,他們亦繼續遵守相關的禮儀和舉行宗教儀式去敬拜神明本尊,也許這些宗教信仰在港澳或大陸也許在多數人視線範圍內並不存在,但透過這個過程,反而更凸顯出其獨特的價值和文化,這是其作為宗教家和教徒的覺悟。

從他們筆者反思自身,根據使徒行傳的記載基督宗教當初什麼也沒有,只有十二位門徒和馬可樓,教會的形成在五旬節聖靈澆灌在門徒們身上,使徒們在那參與聚會崇拜為開始。筆者深信這就是教會,也是上帝心意需要拆毀並再次重建的教會,筆者不會如同大陸一些基督徒般,即使教會被取替和拆毀但仍然堅持團體主義為至上,請放心任由歷史的巨輪轉動和引領邁進,使基督徒曾經引以為傲的「香港基督大教」在歷史巨輪中經歷治療和破碎,在過程中塑造最純潔的信仰和港澳教會的未來,這是經歷篩選的過程。似乎,不止政治抗爭要「成為水」,港澳基督信仰和教會也要如同水一般。

教會一方面可指建築物宗教設施,另一方面又是基督徒的信仰的群體;但願宣講聖道的實踐在於可能是一些同好會或讀書小組,聖禮施行在於設置的聖桌或講壇等一些象徵物。面對艱苦、迫害與孤立的信仰環境中,筆者相信更能實踐基督信仰和堂會的原生性功能。正如昔日虔誠的日本天主教徒若不想放棄信仰,就只剩下兩種選擇,前者死亡,後者徹底的地下化。

提倡無教會主義的神學家內村鑒三,曾經指自己心中有兩個J,分別是耶穌(Jesus)和日本(Japan),他不知道愛那位,因為同胞的憎恨,而基督信仰是外來物,但外國的宣教士更討厭自己,亦因著大和民族的狹窄。他指出信仰並不是同心圓,而是有兩個中心的橢圓形。面臨內憂外患,有誰不懼怕死亡或進入集中營?也可能突然失業、做生意的突然被斷供貨、打工的被解僱、銀行戶口被凍結,同時面對暴力威脅,居住環境或商舖遭收回、被打壓以至妻離子散,甚至露宿街頭。作為基督徒和教牧,要怎樣為信仰持守真道?保守基督信仰站在穩定的崗位是作為傳道人的使命;自己同時處於港澳之間的狹縫,要學習不妥協和不出賣,正是自己必須學習的最大功課。主耶穌基督寧犧牲奉獻生命在十架上,也不願意向世界低頭,面對全世界的榮華富貴,也無法改變主耶穌從天父上帝的領受。不憂慮衣食住行,不怕被反對、攻擊和死亡,這是基督徒,也許當代華人教會,也需要這樣的隱藏基督徒。

作者:梁君培牧師

Facebook : 門徒媒體
Instagram: 門徒媒體
Twitter : 門徒媒體
YouTube : 門徒頻道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