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上周在其YouTube「港.我.森情」頻節目,以「敢言、正義並不一定就是真相」為題,直指「有人以為敢言和有正義感,就代表能夠守護真相,其實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他聲稱港鐵站打死人、有同學浮屍海面和墮樓身亡,並非真相,已變成信仰、信念。
(門徒事工急需事奉人手,閱讀下文前,煩請先進入,登記您可以事 奉的崗位,多謝合作!)
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在這約4分鐘短片內,指出敢言或追求真理的人所說的,並不一定是真理,因為每人也有盲點和限制。他首先謂「香港雖然沒有普及而全面的民主制度,但是有相當大的自由空間」,但大家仍可以表達意見,在出版及創作方面,並沒有「太多不必要的顧慮」,甚至可以批評權貴。他認為,現今很多人不敢說出真相或表達意見,是因為「近年社會環境和氣氛的轉變」,使他人害怕「被人網上攻擊、超底、欺凌,甚至危及人身安全,誤墮法網、被抽後算賬。」
他認為過去一年最扼殺真相的是「個人立場和情緒」和某些傳媒「譁眾取寵,誇張失實」並帶有強烈立場,「將評論與報道混淆的手法去處理新聞」。在這個環境下,大家只看到立場而非新聞。
蔡繼而認為,追求真相的首要條件,是「放下個人成見」,必不可認定「對方是壞人」、「對方是高牆,自己是雞蛋的話」,因為這些堅持,會讓信徒不可能客觀和持平地看事物。而一些「傳聞」如「地鐵站內有沒有打死人、浮屍海面和墮樓身亡的同學是否被謀殺等」已變成一種信念,甚至信仰,故「無論有什麼新的證據」,也不能動搖當初的懷疑。可是蔡卻沒有指出是哪些新證據,也沒有分析陳彦琳同學死因庭內之證供,哪方證據有何可信或可疑。
最後蔡指出,真相有時候是很殘酷的,事情的發展可以不符合自己的預期:「你以為是英雄的人,原來亦會臨陣退縮;雖然作出了很重大的犧牲,卻無法扭轉乾坤。」而人生最重要的功課之一,就是承認自己的有限和不足,並需要「願意聆聽不同的意見」和「接受自己不願意接受的事實」。
請支持《門徒媒體》事工化計劃:
轉數快:6323638
Payme:62544036
好易俾:62544036
Paypal.me/apostlesmedia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