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九培靈研經會晚堂第五場 鮑維均牧師:常常禱告神國公義彰顯

0
1550


今屆港九培靈研經會晚堂,由美國三一神學院院長鮑維均牧師主講,第五堂論及切求的寡婦和和不義的官比喻,他表示,儘然見到現世不公義、神似乎不掌權,也不要灰心,要相信耶穌必然再來審判,要常常禱告,來連結和參與上帝的神國進程;因為耶穌必要再來,信徒今天才能對現實不滿,祈求神國公義彰顯。

(門徒事工急需事奉人手,閱讀下文前,煩請先進入,登記您可以事奉的崗位,多謝合作!)

今屆港九培靈研經會晚堂,由美國三一神學院院長鮑維均牧師主講,主題「主耶穌啊,我願你來」,第五堂題目「世上的信德」,查考路加福音18章1-8節,關於切求的寡婦和和不義的官,討論禱告、公義、伸冤等主題,指出路加福音提及的「常常禱告」,其實是讓信徒連結神的計劃。

鮑維均表示,見到不義的情景、社會秩序瓦解、神似乎不掌權時,也不要灰心,要相信耶穌必然再來、成為審判的主,神國必然成全;要常常禱告、成為習慣,來連結和參與上帝的歷史進程。耶穌必要再來,故此信徒今天才能對現實不滿,禱告要以神國進程為中心,彰顯神國公義,而不是為自己一口氣而禱告。

他指禱告是代表對現實的不滿、對神的哀求,成為橋樑,提醒神的子民,這不是天國、不是最美麗、可以妥協的地方:「現實嘗試勸服我們:這世界不會改變;但禱告勸服我們:並不是如此。」禱告有能力,是因為對現實的不滿、神子民祈求公義和伸冤:「若有一刻,我們已滿足現實,便不會再需要公義的上帝出手和再臨;對末世的渴求,根源的信念,是對今世的不滿、對現實的不接受,因此神的子民,才晝夜向神伸冤。」

鮑也提醒,信徒尋求伸冤和公義的禱告,也有一個危險,就是當自己是義人,詛咒別人是不義:「不是以神國為中心,而是以自我為中心,自己成為公義的標準。」故此,對現實不滿的同時,也要對自己不滿,要有自省的目光。他表示,除了疫情外,現實也有很多令人不滿的原因,信徒要認定這不是天國,堅持不要灰心,尋求公義時亦要自省,讓神揭露自己的不義,讓神的義可以成全。以挪亞為例,他一生堅持對現實不滿,救贖才來到:「禱告是認定我們無能,認定現實和神國的分別,是對現實不滿的表態,這正是信心的定義。」

鮑維均總結,越認清另一個現實的存在,就越懂得今天應該如何生活。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祈求神彰顯公義,甚至在神面前揭露自己的不義,對現實有所不滿,帶著理想和動力改變世界,忠於神所託付,不被世界矇騙,同時明白神國再臨才能成全。

請支持《門徒媒體》事工化計劃:
轉數快:6323638
Payme:55100852
Paypal.me/apostlesmedia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