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十九歲的我》英華女校兩任校長講大話「這兩天才聽到投訴」

0
675


由「推廣香港新優勢專責小組」成員張婉婷導演、紀錄英華女校6位學生成長故事的《給十九歲的我》,在主角、「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公開投訴及呼籲罷睇下,僅僅今日起「暫停公映」。英華女校前校長李石玉如和現任校長關翰章接受《明周》訪問時,未有就此道歉,反稱女生們十年來完全沒有投訴,最近這兩天才聽到這些投訴。然而,對比兩位主角阿聆、阿佘透露的細節,她們明確由拍攝起已表達不滿、要求退出,顯示李石玉如、關翰章瞪著眼講大話。

(門徒事工急需事奉人手,誠邀加入!)

英華女校前校長李石玉如、現任校長關翰章前日下午(4日) 接受《明周》訪問,回應《給十九歲的我》學生的投訴,關翰章在報導中表示:「我們感覺上有點愕然,有點奇怪,因為我們和一眾女生,之前有一些慶功活動,一起吃飯,慶祝紀錄片的誕生,那十年完全沒有同學、家長(有投訴) 。」他又指曾有一位女生,經歷了十年,最後不願意,電影也沒有將她的片段放進去,而到了後期,他也認識到,有些同學對電影公映有保留。

而李石玉如在報導中指出,拍片意念由她提出,從2011年底到2015年,她仍在任,直至2015年8月退休前,「完全沒有收到投訴,關於如何拍攝或不高興」、「關於拍攝手法或不尊重(的投訴),我也是這兩天才聽到,當然就算是這兩天才聽到,不等於這些事不存在。我覺得大家都要公道,只是我們真的不知道,沒有人告訴我們。」
對於有女生反對公映,李石玉如表示:「我問自己,其實我要保護學生,保護他們的訴求,在這個過程之中,我有沒有同時都保護其他人?有沒有違反了教育精神或原則?因為我們愛人、保護學生,都有原則,就如剛剛關校長說過,若我們完全保護她們,去到最尾,是否又不需要守信用、守承諾?我們是很掙扎。很大的掙扎。其實我們本來是不需要有如此大的掙扎,如果同學不願意,她能早點提出,好像其他同學般,她能退出。張婉婷是夠片剪另一位學生進去,甚至只有五位都可以。但是很可惜,這個訴求無法逆轉。錯過了時機。」

訪問刊登後,比對兩位主角阿聆親撰的萬字長文、以及阿佘的訪問,阿聆在文章中明言,「由始至終都不同意《給》以任何形式進行公開放映」在電影2021年12月校內首映後,已向校方表達不適,而在得知校方及導演有公映打算後,多次跟校方代表及導演分享,向公眾公開私隱的顧慮;並向校方提供的心理醫生求助,心理醫生診斷後,也表示以我的狀態,電影是不適合進行公映的。

阿聆又指,拍攝過程中,有任何不滿,不太會想起向校方表達,因為即使向老師反映得到的答案不外乎是提議我們繼續合作。同學途中反對拍攝計劃之時,學校及攝製團隊都沒有好好梳理學生反對拍攝的原因為何,只是草草用反叛的原因作結案陳詞。多年來只有一位同學成功退出拍攝計劃,她由中一哭到中五,哭到全級都知道她根本不願拍攝,但拍攝團隊和校方花了五年的時間才「認可」她退出計劃。

阿佘在訪問中表示,在電影2021年12月校內首映後,過去有關家庭關係、同學關係的傷口眼前,感到難受,已向導演和校方提出不滿,但對方回覆電影已經通過電檢、她們也曾簽同意書授權使用片段,最終妥協。

請支持《門徒媒體》事工化計劃:
轉數快:6323638
Payme:55100852
Paypal.me/apostlesmedia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