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鄭家輝牧師創辦的基督教迦南堂,前職員向警方及社會福利署舉報,該會上年1月底成為兒童發展基金計劃營辦機構後,為了達到計劃對於義務師友及學生的要求人數,有人涉嫌在表格上偽冒簽名及虛報資料。警方把案件暫列「偽造文書」跟進調查。基督教迦南堂回覆,就有關不實的投訴,深表遺憾。該前職員向本媒體表示,親眼目睹有人致電學生家長,聲稱申請表有錯漏,然後冒其筆跡簽名,對方解釋「家長要返工,趕不及來簽名嘛!」
(門徒事工急需事奉人手,誠邀加入!)
政府上年1月底宣佈,基督教香港迦南堂成為兒童發展基金計劃第九期營辦機構,為期三年,服務區域為大埔/北區。根據迦南堂的「友伴我翱翔」計劃顯示,上年4月底前,需要分別找到至少100位義務師友及學生,在未來三年内,以一對一形式,以不同活動,向參與計劃的兒童提供指導等等。政府會為每名兒童,向營辦機構發放最高26,180元津貼。以100位兒童計算,迦南堂最高可獲261.8萬津貼。
2021年底起任職基督教迦南堂社區幹事的X(化名),原本在石門堂辦公室工作,因地方緣故,上年2月被調往粉嶺堂辦公室,協助堂主任李浩銓牧師工作,過程中目睹不為人知的內幕。根據X提供,一份由李浩銓簽署的招標文件顯示,基督教迦南堂向外招標,邀請其他機構承投其兒童發展基金計劃,據悉最後由幸福實驗室(City Lab)投得。而由基督教迦南堂招聘的社區幹事,其僱傭合約亦由City Lab發出。
按照要求,基督教迦南堂需要在上年4月底前,分別找到至少100位義務師友及學生,X表示,有人為了達到要求,致電學生家長,聲稱申請表有錯漏,然後取得授權,冒其筆跡簽名,目睹對方冒簽兩至三份申請表:「見唔到的就唔知有幾多!」X向對方查詢,他解釋「佢哋(家長)要返工,趕不及來簽名嘛!」
至於友師方面,為了達到要求,有人找教會會眾及同工報名成為友師,有幾位教友表示移民離港,無法擔任,也要求對方簽署友師申請表。根據計劃,活動原定上年5月展開,實際卻延至8月20日才舉行開幕禮。由上年9月開始,安排友師與學生每月聚會溝通,但這些「友師」從沒有出現,結果往往由1、2個友師,對10個學生。9月開始不久,便陸續有學生離開,X上年10月離職前後,已有數十學生離開,估計現時只剩50、60人。
根據計劃,參與計劃的學生,首兩年須持續每月儲蓄200元,唯基督教迦南堂延至9月才開始活動。有人在上年8月20日開幕禮上,要求參與兒童家長,把遲交的5月至7月儲蓄,存入指定戶口。
警方公共關係部向本媒體證實,上月25日接獲報案,指一名男子懷疑在申請—項福利基金時偽造文書,案件暫列「偽造文書」,交由大埔警區刑事調查隊第六隊跟進調查,暫未有人被捕。檔案編號SSRN 23003596。
而社會福利署發言人回覆記者,兒童發展基金辦事處(下稱辦事處)上月收到一名報稱基督教香港迦南堂前職員,就有關該會推行兒童發展基金計劃事宜作出投訴。辦事處正按現行處理投訴機制,要求迦南堂執事會在完成調查有關投訴後,作出書面回覆,以便作適當跟進。辦事處會按照既定機制,監察營辦機構的服務水平,當中包括進行預告及非預告訪查,以評估實際提供的服務。勞工及福利局和社署會不時檢視及優化基金的申請機制。在審批申請時,勞福局和社署代表會成立評審委員會,按評審機制,就每個申請進行質素方面的審核。
記者向基督教迦南堂堂主任李浩銓牧師及執事會、幸福實驗室提出查詢。基督教迦南堂書面回覆,收到社會福利署查詢,有人向署方投訴,並已經書面回覆署方提出的查詢,就此事不會再作任何補充。截至目前為止,沒有收到警方任何查詢及跟進,故此未能回應。該會的兒童發展基金計劃,受嚴謹的機制監管,友師及學員是按既定程序招募,學員家庭經濟及入息,須由社署審查及核實後,方能參與計劃。該會亦須定期向社署匯報。就有關不實的投訴,深表遺憾。
幸福實驗室書面回覆,的確有協助基督教迦南堂推動一項兒童發展基金計劃,據了解,迦南堂確實收到社會福利署投訴調查,並已跟進中。至於其他事項,未有消息及資料。
請支持《門徒媒體》事工化計劃:
轉數快:6323638
Payme:55100852
Paypal.me/apostlesmedia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