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會雙周焦點新聞:
一、由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辦學的英華女學校,發起及持有版權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多位參與拍攝的女生,公開承認,參與拍攝之初,校方從未提及將來公開放映,及至知悉影片將會上畫,她們亦清楚表達強烈反對;唯校方無視她們的意願,仍然堅持公開上映。拍攝過程中,她們曾多次及明確地向校方、導演表達退出拍攝,並採取不同方式抗拒等,唯有關方面以已簽署所謂「同意書」,漠視她們的權利和意願,在女生們不情願的情況下,堅持拍攝工作,而女生們認為,這種不情願的拍攝,有私隱受侵犯的感覺,也影響了其日常生活、學習、家庭和人際交往。
區會及英華最終沒有向女生道歉及問責,僅暫停公映、退出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提名,態度遭各界狠批。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總幹事王家輝牧師表示,希望處理好溝通,平伏受困擾人士的心情,在此之前不會再放映。校方希望尋求解決方法,各方可以坐下來溝通。
二、由鄭家輝牧師創辦的基督教迦南堂,前社區幹事錢繼豐向警方及社會福利署舉報,指該會上年1月底成為兒童發展基金計劃營辦機構後,堂主任李浩銓牧師為了達到計劃對於義務師友及學生的要求人數,致電學生家長,聲稱申請表有錯漏,然後取得授權,涉嫌冒其筆跡簽名。政府為每名兒童發放最高26,180元津貼。以100位兒童計算,迦南堂最高可獲261.8萬津貼。此外,有人找教會會眾及同工報名成為友師,有幾位教友表示移民離港,無法擔任,也要求對方簽署友師申請表,這些「友師」從沒有出現,結果往往由1、2個友師,對10個學生。
警方把案件暫列「偽造文書」跟進調查,社會福利署要求迦南堂書面回覆所提出的查詢。迦南堂本周三發出兩份聲明,指舉報不實,截至目前為止,沒有收到警方任何查詢,已經書面回覆社會福利署提出的查詢,迄今並無任何學員退出,又指有前職員多次在教會門外停留、拍照,惡意拆毀海報,已經報案。此外,鄭家輝由本月1日起不再擔任顧問牧師一職。李浩銓上年舉行的按牧典禮,當時已登報通知各界。
《門徒媒體》本周四發現,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執行委員會名單上,鄭家輝名字已消失;機構會員名單上,基督教迦南堂名字亦消失。
綜合Mewe及YouTube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投票者壓倒性認為,過去兩周,香港教會對外形象下跌。「門徒香港教會指數」跌0.2%,收報7,781.4點,再創歷史新低。
統計日期:5-18/2/2023
發佈日期:19/2/2023
上周指數:7,797點
本周指數:7,781.4點
升/跌:跌0.2%
----------------------
「門徒香港教會指數」簡述:以傳媒和普通市民的角度,根據公開的報導和資訊,每兩星期以綜合指數形式,表達對於香港教會整體形象升跌的評核。評核準則:
1)主流媒體過去兩周關於香港教會、廣為人知之報導,對於教會形象構成之影響
2)教內媒體過去兩周關於香港教會之報導,信徒普遍知悉、非信徒未必普遍知悉,對於教會形象構成之影響
3)參考在MeWe和YouTube之每周投票結果
創立基準:10,000點
請支持《門徒媒體》事工化計劃:
轉數快:6323638
Payme:55100852
Paypal.me/apostlesmedia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