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最主要基督教組織、基督教協進會昨起與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會,秘密舉行「基督教中國化」閉門研討會,消息在親建制傳媒今天報導始曝光,引起教內嘩然。翻查網頁,協進會與其他主要參與者事前都未有公佈消息。
(門徒事工急需事奉人手,誠邀加入!)
綜合《文匯報》、《大公報》報導,研討會昨日(18日)在港開幕,為期兩日,由兩地多位宗教界人士及學者闡釋「基督教中國化」的緣起、發展與展望。在昨日開幕禮上,香港基督教協進會主席王家輝、中國基督教協會會長吳巍、香港聖公會教省主教長陳謳明大主教分別致辭和祈禱祝福。首日共有兩場主題演講及四場分題演講,今早尚有兩場分題演講,隨後舉行閉幕禮。
主題演講嘉賓、香港中文大學榮休教授溫偉耀以《論「基督教中國化」》為題,指出中國正面對現代化、全球化的挑戰而努力,「基督教中國化」作為神學建設的努力,除了要適應時代的需要,和當前形勢的挑戰,也要探索具有悠久價值的「終極關係」課題,讓基督宗教可以長久扎根中國,並且以中國文化的載體,成為全球的祝福。
主題演講嘉賓、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席徐曉鴻以《基督教中國化的時代性》為題發表演講。他表示「基督教中國化」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要用優秀傳統文化來浸潤,要擺脫崇洋心理,多講中國歷史上的故事。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葉菁華表示,神學教育的中國化,宜以神學教育的解殖為前提,並在神學院群體中建立「所有神學皆是處境神學」的意識。解殖不是盲目排斥西方神學,而是挑戰以西方神學為標準的、壟斷性的知識論,促進全球多元的、百花齊放的神學景觀。
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副主席岳清華說,牧養作為教會事工的核心組成部分,中國教會必須重視牧養的中國化。香港聖公會諸聖座堂主任牧師范晋豪表示,中國化的基督教,是在基督普世大使命中,成為連接中國與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不同種族信徒之間的橋樑,成為造福天下蒼生,上帝普愛的見證。
中國基督教協會副總幹事文革表示,神學教育應以「基督教中國化」為目標,不斷更新,努力培養新時代的優秀教牧人員,不僅有助推進中國教會的合一,有助促進中國教會和諧、健康的發展,也能助力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匯報》、《大公報》報導均沒有透露研討會舉行地點,翻查基督教協進會網頁和社交平台,從沒有公佈有關研究會資訊,迄今亦未有任何發表。
請支持我們的媒體+露宿者工作:
門徒媒體
■ Payme:55100852
■ 轉數快:105276893
■ Paypal:apostlesmedia
門徒事工
■ 轉數快:105640551
■ Paypal:apostlesministry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