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會23/7 – 5/8/2023焦點新聞:
一、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前會長袁天佑牧師上月15日病逝後,教會宣佈,於上月底在香港堂舉行公眾弔唁、9月2日舉行追思禮拜,違反袁天佑遺願;袁陳錦美師母及兩位兒子,連日在社交平台多次表達反對,均置之不理。教內外炮轟教會爭奪袁天佑政治遺產、食人血饅頭。
(門徒事工急需事奉人手,誠邀加入!)
香港堂上月23日舉行堂區會吏按立典禮,袁遺孀陳錦美師母突然上台,向在場主禮的會長林津牧師、香港堂堂主任余恩明牧師等要求取消公開悼念。翌日余恩明發表聲明,反指陳錦美涉嫌恐嚇,威脅該堂人身安全,結果遭教牧信徒洗版罵爆,欺負孤兒寡婦。
同一時間,社交平台陸出現各種流言,攻擊袁陳錦美師母,斷言她無權反對教會舉行追思禮,聲稱她與袁已分居兩年、廿年前已和教會反目,在外間另成立堂會等。此外,林津牧師向基督教《時代論壇》表示,袁患病以來,一直是由該會同工與會友陪伴覆診;最後入院,也是由他本人與同工陪伴。袁師母指責林津揭露袁私隱,極不成熟,也證實外界流傳袁牧師私隱的傳言,原來是來自教會。
教會舉行公眾弔唁前一天、25日,出現劇劇性改變。總議會早上宣佈改名「懷緬閣」、被袁師母批評換湯不換藥、自欺欺人。教會黃昏忽然宣佈,取消一切現場安排,改為網上紀念。《時代論壇》當日報導,引述袁師母形容是「好消息」,各界以為終於落幕,袁師母晚上公開澄清,「好消息」僅是指教會誠實取消沒有家人同意的弔唁一事而己,但仍然要求教會取消追思禮拜。
二、港九培靈研經會恢復實體聚會,訊息依然離地脫節,講員言論飽受教牧信徒非議。主講午堂的宣道會北角堂主任周曉暉牧師,第一日查考利未親妹底拿被示劍姦淫,用計復仇的故事,形容利未尋求自以為的正義時,被內裡的怒火引領、過了界:「復仇雖然痛快,但很容易越界,也帶來後患。」
主講晚堂的海外基督使團國際總主任馮浩鎏醫生,第一晚形容香港人很煩躁、容易怨恨、覺得受到不公平對待,呼籲信徒學效司提反,被聖靈改變,生命充滿恩慈,一生沒有苦毒、怨恨、只有祝福;即使被寃枉逼迫,臨死前仍呼求「主阿、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第三晚尾聲忽然讚揚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打「藍天保衛戰」,又祈求有基督徒科學家參與這工作,聲稱「中國的天空,都是屬於創天造地的主!」第四晚更盛讚「中國教會能夠自養、自傳、自治(三自),是神的智慧和主權!」
三、聖公會前教省秘書長、立法會議員管浩鳴接受建制派《堅雜誌》訪問聲稱,有人利用、甚至冒充宗教界的身份,宣揚政治理念;包括佔中三子曾引用聖經經文去博取信徒支持和認同;有教堂曾在外牆掛著含政治訊息的海報引導他人;有宗教團體於反修例期間選擇在遮打花園發起祈禱會。
綜合YouTube、Mewe、Facebook、IG民意調查結果,對於過去兩周的香港教會形象, 96%認為「下跌」、4%認為「不變」,意見一面倒。「門徒香港教會指數」跌0.2%,收報7,634.7點,再創歷史新低。
發佈日期:6/8/2023
上次指數:7,650點
今次指數:7,634.7點
升/跌:跌0.2%
「門徒香港教會指數」簡述:以傳媒和普通市民的角度,根據公開的報導和資訊,每兩星期以綜合指數形式,表達對於香港教會整體形象升跌的評核。評核準則:
1)主流媒體過去兩周關於香港教會、廣為人知之報導,對於教會形象構成之影響
2)教內媒體過去兩周關於香港教會之報導,信徒普遍知悉、非信徒未必普遍知悉,對於教會形象構成之影響
3)參考YouTube、Mewe、Facebook、IG之投票結果
請支持我們的媒體+露宿者工作:
門徒媒體
■ Payme:55100852
■ 轉數快:105276893
■ Paypal:apostlesmedia
門徒事工
■ 轉數快:105640551
■ Paypal:apostlesministry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