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璋牧師流散講壇:生逢亂世、靠主接濟

0
215

「接濟」有幫助、援助、扶助、援手的意思。感謝上主,讓我有機會在這裏分享祂的話語。今天的「三代經課」題醒我們,無論在甚麽境況中,我們都要認定我們所信的,不管是「亂世」還是「盛世」,其實都要倚靠神,神是會透過不同的人去接濟你的。對於一個坐「救生艇」來到的人,更感到上主每天都在帶領,祂在我身邊安排了很多的天使,接待(接濟)我們一家,在此特別要感謝你們!

(門徒事工急需事奉人手,誠邀加入!)

今天是我第三次到來,記得7月16日,是胡志雄牧師開車載我們上來;8月6日,是由楊望侯牧師引路,我們開車跟著他上來;今天是我們自己駕車前來。謝謝楊牧師常常給我們很多的提點,又教我們怎樣入油。上週到市中心,車被拖走了,楊牧師又教我們在那裏可以尋回。

鍾肇峰(Dominic)弟兄,認識接近四十年。十九年前,我到來參加他和月華姊妹的婚禮。他們夫婦二人,在過去接近兩個月,幾乎每天都在「接濟」我們。我們的衣、食、住、行,都由他們包辦,感謝上主!李國娛(Ivy)姊妹,是鍾弟兄夫婦的的好朋友,跟我素未謀面。她有天使的心腸,她知道我膝部不適,特別為我打通經脈,希望我可以早日康服,起來事奉主,幫助更多的人。到現在,我還有很多大小的事情需要辦理,找工作,找學校,找家庭醫生,都不容易,但深信上主每步都有帶領,讓我們可以放心。

一、生逢亂世主保守(出 1:8 – 2:10)
來到加拿大,政治上相對穩定。但過去一個禮拜,「山火」佔據了各大小媒體的主要版面,原以為是東岸的問題,誰知已殺到埋身,我們身處的卑斯省已受到影響,導致不少家庭,家園盡毀,流離失所。

事實上,我們看似「安穩」的生活,都可以在一夜之間,由「盛世」轉為「亂世」,其中可能是政治上、經濟上、環境上、和個人際遇上的因素,包括:個人或家人朋友的健康和離逝等因素所影響,叫我們由「盛世」轉為「亂世」。「有不認識約瑟的新王起來,治理埃及。」(v.8)

一個「新王」的起來,足以令整個埃及國策有所轉變:從以往對以色列人的寬容與重用,改變成對他們的仇視和排斥。一個「新王」的無知,對歷史缺乏認識,對管治缺乏自信,只懂挑啟民族之間的矛盾,導致不必要的衝突。「對他的百姓說:『看哪!這以色列民比我們還多,又比我們強盛。來罷!我們不如用巧計待他們,恐怕他們多起來,日後若遇甚麼爭戰的事,就連合我們的仇敵攻擊我們,離開這地去了。』」(v.9-10)

一個國家之內,民族人數各有多寡,實力各有強弱,只要懂得善用和平衡,民族之間就得以融和,並發揮所長,令國家整體可以更加強盛。但相反,由於「新王」對管治缺乏自信,以至去壓抑較強大的民族,增加仇恨,引致內耗,這是極為不智的舉措。「於是,埃及人派督工的轄制他們,加重擔苦害他們。他們為法老建造兩座積貨城,就是比東,和蘭塞。只是越發苦害他們,他們越發多起來,越發蔓延,埃及人就因以色列人愁煩。埃及人嚴嚴的使以色列人作工。使他們因作苦工覺得命苦,無論是和泥、是做磚、是作田間各樣的工,在一切的工上,都嚴嚴的待他們。」(v.11-14)

這位「新王」除了用高壓的手段,去迫害以色列民外,更有甚者,是想把以色列民滅絕。「有希伯來的兩個收生婆:一名施弗拉、一名普阿。埃及王對他們說:『你們為希伯來婦人收生,看他們臨盆的時候,若是男孩,就把他殺了;若是女孩,就留他存活。』」(v.15-16)

用今天的講法,這「新王」是犯了「種族滅絕罪」(genocide)。這樣優秀和強大的民族,本應可以貢獻國家,但現在卻被趕盡殺絕,實在非埃及之福。感謝上主,「生逢亂世主保守」,在以色列民族險被滅族的邊緣中,為他們預備了兩名「敬畏神」的收生婆:施弗拉和普阿。(v.15)「但是收生婆敬畏神,不照埃及王的吩咐行,竟存留男孩的性命。」(v.17)

上主不單為以色列民「存留男孩的性命」,更為他們預備了摩西。摩西就是在以色列人險被滅絕的危機下誕生的。弟兄姊妹,也許你今天在這「亂世」中,感到生不逢時,但上主保存你的性命,必定有使命要臨到你,就如摩西一樣,成為神重用的器皿。

二、齊來頌讚主眷佑(詩 124)
「三代經課」中的《詩篇》,是用以回應《舊約》經課的,一般在講道中不用講解,而是用來唱的。
「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們。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們,當人起來攻擊我們,向我們發怒的時候,就把我們活活的吞了!」(v.1-3)「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v.6)「我們得幫助,是在乎倚靠造天地之耶和華的名。」(v.8)

神學必然導致讚美(Theology leads to DOXOLOGY),詩人在這裏肯定耶和華對他的幫助,從而在心裏向耶和華發出讚美!希望我們都能在經歷上主保守之時,以讚美作出回應!

三、身體作活祭獻上(羅 12:1-8)
在天恩堂的崇拜程序中,有「回應」一項,是很有意思的。有教會以「回應詩」作為對講道的回應,有教會以「收奉獻」作為對崇拜的回應。你們就以真人站立分享,作為對講員的回應。這些都是好的。保羅在這裏挑戰信徒,以「身體獻上當作活祭」作為對上主救恩的回應:「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v.1)

「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就是放下自己生命的主權,全然交給上主使用。或許你會問:「我何德何能?可以做甚麽呢?」你可以做個聆聽者,讓壓抑的人可以盡訴,讓憤怒的人得到舒緩,讓哀傷的人得著安慰。你可以做個引路者,讓迷途的人找到路向,讓困惑的人得到指引。你可以做個施予者,讓客旅有容身之處,讓饑餓者得到飽足,讓受傷者可以得到醫治。保羅深深明白一個人的能力有限,因此他勉勵信徒,各按其職,彼此服事,「互相聯絡作肢體」(v.5):「或作執事,就當專一執事;或作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v.7-8);他又提醒我們服侍應有的態度:「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v.8)

我們在離開這禮拜堂之後,在生活中實踐主道,或稱「行道」,就是對神最佳的回應。

四、認定基督就足夠(太 16:13-20)
耶穌在這裏問了兩個問題:1. 「人說我人子是誰?」(v.13) 2. 「你們說我是誰?」(v.15)

這兩個問題,耶穌顯然對後者是充滿期望的,街外人對耶穌的認識,和這班門徒對耶穌的認識,應有所差距。彼得果然不負眾望,搶先回答:「祢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v.16)

弟兄姊妹,我們對耶穌要有正確的認識,認定祂就是基督!認定祂就是永生神的兒子!這就是信仰的根本!若我們對基督的認識有所偏差,就會影響我們事奉的動機和方向,甚至令我們的信心動搖,叫我們後悔。因此,這「認定基督」的信仰,就能幫助我們,無論遇上「亂世」或「盛世」,都知道上主在帶領,上主在供應,而不是憑藉自己的聰明、智慧、才幹和能力,叫我們成功不至驕傲,失敗不至心灰意冷。

我每次看見主內的長者,心裏總充滿著感動,在人生漫長的日子中,他們的生命必然經歷失望和挫敗,是甚麽支持著他們,今天仍然在敬拜事奉的行列中?就如詩人剛才所說:「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們。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們,當人起來攻擊我們,向我們發怒的時候,就把我們活活的吞了!」(詩 124:1-3)

記得小時候在教會夏令會中,有次見到一位「老婆婆」(黃馥華教師),有位導師很緊張的,請我們馬上起立,向這位老婆婆致敬。當時,我是不明白的,這位婆婆有甚麼特別呢?為甚麼我們要站起來呢?哦!原來她是一位從教會崗位上退休的傳道人!她一生都擺放在教會的事奉工作之中,深得會眾尊敬。當然,當時還是小孩子的我,是不會明白的。到現在,自己在教會服侍,就有更深的體會了。我在香港主恩堂事奉,主任牧師是一位在1957年從香港建道神學院畢業的超級大師兄,他一生都專注做服侍長者的工作,做到自己比那些「長者」更老了!來到這裏,又見到一位1968年畢業的大師兄,見到他們,一生都在事奉神,服侍人,不眠不休,怎能叫人不感動呢?正正就是因為他們保持初心,認定基督,勝過所遇到的一切困難,堅持服侍。

月初(8月3日),李牧師特請我們一家前來吃越南河粉。席間,李牧師很迫切的跟我們說:「8月15日後,有很多香港人到來,我們教會可以做甚麽去接待他們呢?」這也是李牧師給大家的挑戰!週刊封面有八個字很觸動我:「活岀初心-助弱扶貧」,在這「亂世」中,正是我們活出初心的好機會!

「生逢亂世,靠主接濟!」

經文:出埃及記1章8節至2章10節、詩篇124篇、羅馬書12章1至8節、馬太福音16章13至20節

作者:林國璋牧師
(節錄於8月27日在加拿大基督教天恩堂講章)

請支持我們的媒體+露宿者工作:
門徒媒體
■ Payme:55100852
■ 轉數快:105276893
■ Paypal:apostlesmedia

門徒事工
■ 轉數快:105640551
■ Paypal:apostlesministry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