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流製作:香港教會不曾有公共性,所以不配傳神福音

0
253


香港的所謂教會群體,幾乎從來沒有「公共性」。但同時,這些人又好喜歡說「神愛世人」,又覺得自己有使命要「將福音帶給萬民」。同時拒絕自身的「公共性」,同時又以為世界好需要它,這說得通嗎?那些做神學的人,吹噓自己在做「神學思考」的人,請告訴我!

(門徒事工急需事奉人手,誠邀加入!)

什麼是「教會群體」?包括有組織的堂會、神學院、宗派聯繫、機構,又包括沒有組織的神學KOL、耶L盲粉、牧師圈、機構圈、跨堂會。這些都是真實在世界上的存在,凡有眼的可以看、有耳的可以聽,人人皆可明辨。

怎見得這些人沒有「公共性」?
1、所有這些組織都是「關上門打狗」。所以,「堂會事、堂會了」。一家堂會有事,其他人不管。這不管是不敢管,也不屑管。不屑也可能因為不敢,用藐視來掩飾無能。如此,最近的「袁天佑牧師搶喪事件」,幾百個聯署當你冇到,那些所謂「名牧」個個懶理。總之,大家都費9時理。究其原因,這是循道衛理聯合教會的「家事」囉!

2、教會幾乎每次的「性醜聞」,都是在堂會裡不了了之,無論是那個盧龍光(名牧喎),或是從前的K小姐的性侵事件,陳世強不過把加害者踢出「全備福音商人團契」了事,不會審理,也不會主持公道,劃清界線,費9時理。筆者自信教至今聽到的教會性醜聞,無一在教內能澄明處理,全部左遮右掩、不了了之。

3、不講爭執,就是平時的神學KOL過招,你會發現,這些教內KOL只收盲粉(包括粉紅陳、高銘謙、以前活躍後被踢爆扮女人而龜縮的禤智偉等),從來懶理別人質詢。香港的漫畫家,會互相吹捧,為求做大名聲,網上娛樂組織亦如是,唯獨教會界KOL例外,個個以為收了一堆忠粉,關上門自high就算,完全沒興趣和公眾對話。

4、教內不歡迎對話、對質,所有批評、揭醜態的人,都是「分裂教會」的壞人。堂會已經見慣這種mindset,教會只吹捧「合一」,忘記「福音就是審判」(我日後有機會闡釋)。教會的建立,就是以審判做基礎,並被上帝要求在世必須持續做「審判」,即判斷、辨識、拒絕謊言,同時又知道自己在神的「審判」之眼下。

除了堂會關門打狗、各家自掃門前雪、狠批「分裂」、貶低辨識、默許權威暴力,這個圈亦討厭公眾批評、仇外。如果有教媒窮追猛打(例如曾經勇敢的《時代論壇》、近年的《門徒媒體》),就叫做「不客觀」、「搞事」。這些人不知道,龔立人、快必等也曾到富有的播道會崇拜外,踩場、示威。所謂「搞事」,就是公共性,就是民主議事的基礎。這些討厭「搞事」的人,不少以黃絲自居(如粉紅陳會幫襯光榮冰室,然後po相呃like),但他們不是真的欣賞民主,只是喜歡「靠近民主的光環」感,即米蘭昆德拉力批的自媚(kitsch)。

仇外,在於膽怯,不了解自己所信的,平日不過是做做樣,裝模作樣上教會。所以有教外人批評,你的耶穌沒有上十字架,或者和抺大拉馬利亞私奔,或者恥笑教會生活的偽善,全都聽不進耳,莫說要對話。批評不能受,被代表更加。所以馮象譯聖經,他不是教徒,竟斗膽譯我們的聖經?教內批的狠,對人不對事,不做學術討論,檢討自己的和合本、新譯本,而是抹黑人家抄襲英譯本。也別說再早的「文化基督徒現象」,劉小楓竟然講神學比你一個神學院教書的更清楚、更有熱情!所以被判是「文化」基督徒,都唔知你得救未?說什麼?

教內拒絕公共性,所以由教外歸信的,要怎樣才能吃香?就是必須裝成福音派培靈會口吻講話的人,從前有梁燕城、遠志明,近年香港的是劉進圖。你沒有「福音派」的樣子,休想被聽進去,莫說要請你進來講道。

但我依然主張:教會沒有「公共性格」,它不配承擔「福音使命」。鍾意圍爐?你死開好了,你傳福音只叫神蒙羞,把福音見證扭曲成包庇罪犯、傲慢自戀、酷愛認叻的討厭基督教徒!

有幾多面向公眾,有幾多傳道資格。悔改吧!

作者:飄流製作
文章Patreon連結

請支持我們的媒體+露宿者工作:
門徒媒體
■ Payme:55100852
■ 轉數快:105276893
■ Paypal:apostlesmedia

門徒事工
■ 轉數快:105640551
■ Paypal:apostlesministry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