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主日的講章也有關連的,今日講一個群體入面的人,如何勸諫弟兄姊妹,勸諫包括督責,是真正的愛。今日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講愛,愛國愛港愛國者治港,你唔愛國唔唱歌唔升旗你就是不忠誠的自己友,你會被劃在另一個圈,你會無路行你會坐冤獄。其實真正的愛包含督責、勸諫,今日我哋會睇馬太福音18章15至20節這方面嘅教導,下個主日我哋睇接下來嘅21至35節,勸諫之後,我們談寬恕與被寬恕,也是愛之道,是教會這個群體所應該展現的倫理。
(門徒事工急需事奉人手,誠邀加入!)
馬太福音18章15至20節,勸諫、督責和解之道,在教會而言,是咁嘅:耶穌話如果群體中有人覺得另一個人,弟兄姊妹得罪咗自己或者教會,就自己兩個講清楚。這不只是一種調解衝突的建議,它最主要指出了耶穌所建立的群體是一群彼此相愛、互相服侍的人,他們的愛,深到一個地步,令他們可以向對方講真話,真話同深愛必同時出現,他們之所以向兄弟姊妹講真話,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失掉任何一個走迷了的兄弟姊妹,更不想讓自己心懷憤怒而迷失了自己。推心置腹和坦蕩蕩是這群體的標誌,審判了世界的爾虞我詐和笑裏藏刀。如果只有自己和那位朋友在一起時,你勸諫他,他不聽,你就要帶一兩個人再去,誠實地作見證。不像劇院,公開一切,但真相越描越黑,因此感到憤怒、虛偽和假 !
我哋講返福音,若那人依然不聽那三兩個人的話,門徒要告訴教會,若那人仍然不聽教會,門徒就要把不停聽勸諫的那個人當成外邦人和稅吏一樣,即是說,那人不再享有成為耶穌所呼召的群體成員身份。有人覺得今日的講章跟耶穌其他吩咐不一致,祂教我們要愛仇敵同寬恕人,又話愛人如己。但今日的福音告訴我們,原來把人逐出教會也可以是一個愛的行動,把人逐出教會,是嘗試幫助他們明白,他們自己已經成了絆腳石,馬太福音18章較早時講過絆腳石,他們自己早已在教會之外了,把他們逐出教會是透過督責來呼籲別人從回教會,而不是圍威喂,任由那人和整個群體腐爛。
我們都知道衝突不可以忽視或否認,耶穌的追隨者要懂得進行對質、質問,本來真正的立法會都有呢啲嘢嘅,但依家仲有?依家唔使對質、質問呢啲嘢,一片和諧唱好,個個人睇法一致,投票一樣。耶穌所建立的愛與和平,並不是沒有對質沒有督責,所謂的非暴力,不只是不攻擊人,我們記着:和平的基礎是真理和言說真理,而沒有真理的愛,是可以被詛咒的,耶穌群體中弟兄姊妹間的和平,也應該是不帶假象的。為什麼有些人,包括我,今日只感到被虛假所包圍着呢?
今日我們讀到的希伯來舊約聖經,先知以西結書33章7至11節,也說到如何向敗壞的惡人說出督責的話, 正好回應今日的福音。先知要替上主警戒惡人,那番話又直接又煽動,令人憎恨惡人,因為那番話充滿詛咒,以西結書33章8節「我對惡人說惡人哪你必要死。你以西結如果不開口警戒惡人,使他離開所行的道,這惡人必死在罪孽之中,我卻要向你討他喪命的罪,倘若你警戒惡人轉離所行的道,他仍不轉離,他必死在罪孽之中,你卻救自己脫離了罪。」我們講真話,不是一味愛愛愛,不是一味唯唯諾諾,像小人和奴才一樣在主子面前下跪,我們講真話才是真愛,因為愛裏沒有畏懼與虛假。而上主也不喜悅惡人死亡,那些人是惡的,那國家那政權是惡的,我們就要指出,因為上主喜悅惡人轉離所行的道而存活,轉回轉回,離開惡道,何必死亡?是先知以西結的真話。
任何的真理,特別是耶穌的真理,雖然叫人的人生得以圓滿,但同時也會叫人不安,因為恩典與審判並存,愛與真理要辯證地在我們中間,正因如此,跟隨耶穌的人才容忍不了罪,帶着先知傳統的批判精神,言說真話、真理,挑戰一切的偽善與不公義。
如果我們不再指證彼此的罪,我們其實就是把對方交給了罪,一味愛愛愛、一味唯唯諾諾,不單止對方必死在罪中,我們自己也死在罪中,這是終極的攬炒。如果我們拒絕從事勸戒、督責、對質、復和這些困難的工作,我們其實在顯出自己對我們的姊妹兄弟的愛是何等的少。對質之後,下個主日我們會思考寬恕之道。即係嗰段經典嘅馬太福音:饒恕70個7次,願上主賜給我們都有在愛中言說真理的勇氣。願榮耀歸上主榮光歸香港。誠心所願。
作者:譚得志(快必)
原文
請支持我們的媒體+露宿者工作:
門徒媒體
■ Payme:55100852
■ 轉數快:105276893
■ Paypal:apostlesmedia
門徒事工
■ 轉數快:105640551
■ Paypal:apostlesministry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