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追思會成為教會紛爭的一幕:約翰三書的寶貴經驗

0
251


執筆之時,正藉循道衛理教會追思會風波之時。老實說,做夢也想不到這場風波可以拖得那麼長,而且每每有新的資料去把事情再次「攪活」。華人教會風波不絕,互聯網時代資訊流通,事情不能像幾十年前較易隱蔽,以往未為人所知的現在很快一目了然,不過,在網絡年代,爭奪話語權又成為教會風波的新戰場;戰場有新的,但紛爭仍是不絕。

(門徒事工急需事奉人手,誠邀加入!)

約翰三書記錄了教會紛爭的原形。事緣代表約翰的一個團隊,被教會領袖丟特腓拒絕接待,教內有人希望接待該代表團,亦為丟特腓所禁止,甚至趕出教會(約三9-10)。

聖經學者 Stephen S. Smalley 認為,丟特腓不接待約翰團隊的原因可能有兩個:
一)丟特腓對於如何治理教會與約翰有嚴重分歧
二)在教條上與約翰意見不合
不過,Smalley自己推翻了這些見解,並指出最有可能令這情況出現是,基於丟特腓對權力的迷戀。事實上,當時大部份使徒已經離世,教會已進入後使徒時代,各教會亦相對較以往獨立,並且主教制開始漸漸成形。這時候,一些較具野心的人,及一些自稱比他人「屬靈」的人,為了自己對權力的渴求,會竭力攀上教會的領導階層,並為教會帶來破壞。

約翰在第10節指出丟特腓的四大惡行:
一)惡言
二)拒絕接待
三)拒絕他人接待
四)把反對勢力逐出教會

面對追思會可以成為風波的華人教會,上列四點當然不是新鮮事。不過,很多基督徒可能被「帶風向」,如開始時Smalley一樣,聚焦在事情的外面(意見不合?神學思想不一樣?)卻未曾想到,這些高尚的原因,只不過是煙幕,Smalley指出,真正的原因是人對權力的慾望。

不過,即使權力慾再大,也得等合適的時機,Smalley指出,每當教會出現人事更替時,類似的危機便會出現。追思會的風波,正是出現於一位教牧人員的離世,也就是權力真正轉移的一個階段,亂象也由此而生;也就是說,約翰三書預先記錄了丟特腓事件,只是後人未必記掛在心,亦因此會忽視當中的教訓。

在追思會事件上,惡言、拒絕接待、拒絕他人接待已經先後出現,至於把反對勢力逐出教會這個明目張膽的行為,反而未必需要付諸實行,因為知道實情的會友,大概都會自己作出判斷,有的甚至會用腳投票,不用他人講自己先行走人。

下次在教會中大大小小的會議中,不妨留意一下每當紛爭出現時,紛爭雙方在爭論背後是否真的在意爭論的主題(如做法上的差異,喜好上的差異等),還是背後又是一場權力的拉鋸戰。

作者:散會時代
Follow 《趁年青・學釋經》:
WordPress: https://4otnt.wordpress.com
Twitter: twitter.com/4otnt
Instagram: instragram.com/4otnt
FB: facebook.com/4otnt

請支持我們的媒體+露宿者工作:
門徒媒體
■ Payme:55100852
■ 轉數快:105276893
■ Paypal:apostlesmedia

門徒事工
■ 轉數快:105640551
■ Paypal:apostlesministry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