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佑牧師追思會讀後反思(三)

0
356


期待袁天佑牧師追思禮拜錄影上載。我想盧龍光牧師必然是一位感性的人,男人有淚不輕彈。泣不成聲,確實難受。

(門徒事工急需事奉人手,誠邀加入!)

翻看多個媒體有關袁天佑牧師的事跡,袁牧2016年已經退休,據悉2021年患癌,離職五、六年後,還可以用總議會辦公室的冰箱,實屬特別優待。如果說,袁牧患癌期間,没有被家人邀請回家養病,那麼袁牧病發當日,應該由教牧同工送入院,而7月15日早上8時,袁牧臨終,也應該是教牧長執陪伴在側才合理,何解竟是家人陪伴在側?

真的很難從中想像,不少知情的弟兄姊妹真是没辦法表達?已不復記,互聯網有了多少年,香港媒體多不勝數,從没有任何風聲?沒有爆料、零報導?

理大圍城,和袁牧同行的女士,不是袁師母嗎?不少人竟然可以壓仰二、三十年,等到袁牧身後,才用空帳號,爆所謂尊重牧者的家事。這不少的弟兄姊妹,真的不用再壓抑了。

翁偉業牧師的名字感覺有點熟悉?好奇香港基督教學生福音團契是什麼機構,因為我曾經深受孔保羅牧師(Paul Contento)的學生團契牧養及影響。單憑讀筆述,很片面。但不得不說聲多謝《時代論壇》,否則真是錯過如此「閉門追思」寶貴的一課。

依我理解,一般追思會,正常應該是述說亡者的生前事蹟,以鼓勵和勸勉後人。至此我讀不到有何追思之談。用一個「或許」Assumption 來assumes (suppose to be the case , without proof )算是教導勸勉?聖經記載的教導何在?以別人「見盡基督徒死後那些家族的『爭鬥』事」,洐生出袁天佑牧師著作中所說的合一,就是陳諏的想法?

「合一」並非各人認為「美」的事,就一齊去作(惡)!「和睦」亦並非要在違背死者遺願事上讓步、噤聲!如此只能說是「被和諧」!

末了,聖經有記載禁止與死人對話,袁天佑牧師答不了的。聖經清清楚楚說明,活著的人,與死了的人是被分開的。那些死了的人,要等候神的最後審判,就不再與世上的事有關係。聖經從沒教過我們對「死者」說話。袁天佑牧師的遺願,是不想辦公開追思禮拜,尊重、愛戴袁牧,就是尊重他的家人、愛屋及烏。才是真正的「和睦」。

作者:加拿大信徒
原文鏈結1
原文鏈結2
《時代論壇》報導

請支持我們的媒體+露宿者工作:
門徒媒體
■ Payme:55100852
■ 轉數快:105276893
■ Paypal:apostlesmedia

門徒事工
■ 轉數快:105640551
■ Paypal:apostlesministry
—————————————
拒絕盲目跟從、堅持聖經公義!